香港消委会去年收到逾2300宗有关维修保养的投诉,这一数字比前年上升了一成五,香港消委会表示不少消费者因为上网寻求维修服务,被网页的宣传误导,从而导致问题多多。
在该消委会披露的一则个案里,投诉人许先生因家中厕所堵塞,在网上找到A 公司,有通渠维修服务,保证“不成功不收费”。A 公司即日派师傅上门维修,收取3000港元费用,数天后厕所再次堵塞,许先生要求A 公司跟进服务,但A 公司每次都称联络不到师傅。许先生要求其履行“于维修后一星期内如再次出现相同问题,免费上门检查修理”的服务承诺,但A 公司指工程已完成超过一星期,再次上门维修要另行收费。许先生认为A 公司系故意拖延,然后以超过保养期做理由拒绝跟进,于是向消委会投诉。A 公司表示,当时已言明一次性工程不会有保养,拒绝安排。
在另一个案里,林小姐的电脑损坏,预约维修公司上门维修,检查后维修公司职员表示电脑主板损坏,收取280港元费用并取走电脑检查,其后建议林小姐以1200港元换主板,或以3200港元装一部新电脑,林小姐觉得价高不想再修,该职员就改口换主板只需800港元,林小姐于是同意。后来收费变为1080港元,其后电脑再度损坏,林小姐自己拆开检查,发现根本没有更换主板,她于是向消委会投诉。维修公司回复称从未承诺换新主板,单据已列明是修复主板芯片及硬碟损坏部分,除了维修费,还有人工费,保养期一般是7天,林小姐数月后才发现有问题,因此不会跟进服务。
香港消委会提醒,如果在网上找维修服务,应该先核实商户是否有实体的营业或门市地址及联络方法。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