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划手轮值上艇后,“汉娜”和“茉莉花”号划艇2月15日继续向前。一大早,成千上万的海鸥就在海面上成群结对地翱翔,伴随划手们在大海中行进。队员田杰用短视频记录下了这珍贵的画面,并感叹:“可惜信号不好,不能直播。”虽然辛苦,但划手们的旅途由此却并不孤单,一桨一桨地划,一不小心就“惊起一滩鸥鹭”。能与海鸥们一起“朝观日出逐白浪,夕看云起收霞光”,也是远航中的一大乐趣。
“汉娜”与“茉莉花”划艇乘风破浪。
截止2月15日晚上8点,第二批划手已划抵汕尾市红海湾外面海域,目前划手状态良好。他们当天将在海上进行24小时不间断划行挑战,这将又是一次体能与意志的极限挑战。
第二批划手正奋勇向前。
教练在与完成划行任务的第一批划手总结经验。
在前几天的行程里,划手们一直在和大海中的风浪做搏斗,有的队员被汹涌波涛摇晃得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在如此汪洋大海中,小小的划艇会不会被倾覆?英国教练Charlie Pitcher说,这次的极限挑战使用根据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划船规则设计的R45海洋划艇,船身采用先进的玻璃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减轻船体重量的同时增强抗压力;船体装置有能源供应系统、导航操控系统等,以应对海洋未知的环境与挑战,并为参与者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R45是目前最快、最安全的5人艇。”
男队使用“汉娜”划艇。
两艘R45划艇分别取名为“汉娜”(Hannah)和“茉莉花”(Jasmine),前者是一个典型犹太人的名字,这个名字的背后是“恩典与富饶”的意思;后者则蕴含中国色彩,中国的茉莉花素洁、浓郁、傲骨、久远,花语表示节气,是传递友谊之花,也象征着汕大成为中国与以色列的友谊之桥。目前,与在汕头大学的傍边,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一期建筑已拔地而起,它是由汕头大学与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学院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资1.3亿美元,广东省和汕头市政府拨款9亿元人民币及一块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土地,支持学院建设与初期营运开支。2017年秋季,这所高水平的大学就要开始招生了。
夕阳与海鸥构成的唯美画面。
这就是需要唤起全社会来保护的珍贵海龟。
按照行程计划,预计2月16日划艇队将到达惠州市惠东海龟湾附近海域。这就不能不提本次海洋划艇项目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即在队员们进行海上划行极限挑战的同时,划手男队和女队还分别策划组织保护海龟和红树林的公益募捐活动,男队所筹款项将捐赠给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于开展稚龟培育工作;女队所筹款项将捐赠给和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以推动汕头本地红树林保护工作。海龟科考团队则在海龟卫星追踪研究、海龟重要洄游通道生态环境监测和公众参与的保护能力提升三方面对海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研究,这更凸显了本次海洋划艇活动不同凡响的意义。
成群结队的海鸥围绕着划艇飞翔。(Michal 孙泽伟 吴采倩 摄影)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