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2016年深圳自然年度分娩量达23.1039万创历史最高,预计2017年、2018年将达到峰值,出生人数24万左右,之后会回落。与此同时,高危、高龄、疤痕子宫产妇比例明显增加。为了提高产科服务能力,满足市民需求,昨日,副市长吴以环一行到市妇幼保健院,调研我市二孩政策落实情况。
根据孕产妇监测显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比例有所增加。其中深圳户籍产妇高龄占比约25%。产妇平均分娩年龄也出现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27.7岁增加到2016年的29.14岁。虽然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疤痕子宫产妇比例明显上升,达到12.41%。
目前,深圳市整体上产科资源充足,在迎接“全面二孩”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应对措施和准备,但存在原特区内外产科资源不平衡现象。截至2016年12月,我市有84家具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其中公立医疗保健机构48家,民营医疗机构36家,开放产科床位3913张,比上年度增加207张。但是,三级公立医院产科床位使用率,一直维持在100%左右的状态,二级公立医院保持在合理区间,一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产科床位周转率多在60%以下,使用率较低。提升产科服务能力还存在着高危、高龄产妇、平均分娩年龄、疤痕子宫妊娠、胎儿染色体异常呈上升趋势,助产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
昨日,吴以环先后调研了产科、孕产妇危重诊治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对妇幼保健工作予以肯定,并提出意见。她强调,要树立妇幼工作的深圳标准、深圳质量,针对二孩政策的落实情况,要调研到区、落实到各个医院,找准具体问题,制定精准改革政策。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孕产妇高危评分、分级管理,保障急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绿色急救通道畅通,继续动态公布产科床位使用情况,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助产服务机构就近住院分娩。在制度方面,
一是要求设产科的医院设置优生优育门诊、二胎门诊,为准备再生育的夫妇提供生育力评估、检查、咨询与指导;
二是要求做好高危评分和高危孕妇专案管理,切实落实孕产期保健分级管理办法和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转诊会诊制度,确保急救绿色通道顺畅。
来源 深圳新闻网
编辑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