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龄津贴“智慧”发放!禅城区纪委监委办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佛山日报记者 罗艳梅 通讯员 禅纪宣
2021-08-22 18:40
摘要

佛山市禅城区纪委监委强化民生领域资金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出台完善相关制度。

“这个平台能与其他部门系统对接,自动比对数据,不用重复录入,这不仅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还有效提高准确率。”近日,佛山市禅城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社区就高龄津贴发放问题“回头看”时,社区工作人员如是说。

禅城区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最早始于2010年,后来陆续将高龄老人津贴发放范围扩大至90周岁和80周岁以上老人,该惠民政策自实施以来,受到禅城区户籍老年人的广泛好评,目前全区共有7万余名老人享受了该项政策,年均发放80万人次,年均发放津贴4200多万元。

但是,2020年3月,禅城区纪委监委在开展监督工作时发现,高龄津贴存在错发、超发等情况,禅城区纪委监委派驻禅城区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立即向驻在单位党组进行口头提醒,督促其整改落实,但整改后不久又发现存在错发问题。

后来经了解,错发是由于村居工作人员手工录入、工作量大出现疏漏造成的,禅城区纪委监委随即发出监督整改单,督促禅城区民政部门找准“病灶”,摸清“病因”,对症下药抓整改,建立数据整合、信息比对机制,依托信息化平台监测识别,提高精度,减少人为差错。禅城区民政局立行立改,追缴了4.3万元的超发金额,挽回了财政损失。

今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禅城区纪委监委为及时摸清项目信息化建设情况,带着数据采集瓶颈是否打通、区(镇街)系统应用效果如何、还有什么疑难问题未解决等问题,调研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督促区民政部门修订出台《禅城区高龄老人津贴发放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高效辅助津贴发放,从根本上解决人工录入容易出错的问题。《管理办法》于2021年7月21日正式印发。

根据《管理办法》,禅城区将高龄老人津贴申请、审核、发放管理等事务依托佛山扶持通(禅城分厅)平台,全程网上办理,实现“无感申办”。还通过佛山扶持通(禅城分厅)平台建立公安、卫生健康、殡葬等数据比对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精准发放,减少人工干预。在监督管理方面,禅城区通过查验“惠企利民”小程序生存认证、异地居住证明、网上视频、有时间标记的照片、电话回访等有效的便民方式,每半年开展一次人员资格认证,方便对长期在外地居住的老年人进行定期核验。

《管理办法》出台后,禅城区纪委监委派出检查组到各村居调研了解平台的实施情况及村居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问题。“从目前反馈情况来看,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发放高龄津贴的方式普遍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好评,接下来,我们还将常态化地开展对民生领域资金督查工作,排查廉政风险点,让每一分钱都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禅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原标题《推动高龄津贴“智慧”发放!禅城区纪委监委办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 我为群众办实事100》)

编辑 刘桂瑶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