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边坡郁郁葱葱 铁汉生态斩获省科技奖
记者 闻坤
2017-02-10 05:46

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广州召开,深圳揽获30项省科技奖,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作为中国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铁汉生态)斩获两项大奖,其中“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边坡与废弃地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获二等奖。

cb0e78a1f8cf2822bbf65ed4280abf14

“边坡与废弃地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由铁汉生态研发团队主导研发及应用,历时11年,先后科研投入超过2000万元,从生态修复工艺、抗逆植物选育、植物废弃物生物制肥并用于土壤改良等3个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在形成系统性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的同时,登记植物新品种1个,获授权专利42 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论文4篇,形成企业标准4项。目前,其专利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已推广工程600余项,面积833.83万平方米,收入22.08亿元,增加1万多人的社会就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这个项目从2004年开始启动,在当时整个边坡修复行业盲目选用速生、见效快、不顾长远效果的植物的背景下,我们始终坚持使用投资多、见效慢的抗逆植物苗,化解了边坡修复‘一年绿,二年黄,三年死’的困境,实现了社会、生态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责任坚持。”项目负责人之一、铁汉生态研发顾问徐义炎教授表示,经过从几百种植物中筛选出几十种抗瘠薄、耐旱的植物,通过专利技术让植物生长在营养匮乏的石质/土质边坡上。

据悉,“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对我国南沙、西沙、海南岛、广东沿海岛屿、香港和澳门等地200多个岛屿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攻克了岛礁植物的高效栽培、繁育、养护、边坡修复和垂直绿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带动辐射推广15万亩,且应用于多个生态修复项目,实现了良好的产业化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纵观国内外边坡与废弃地生态修复,国内的技术相比国外晚10年左右,深圳企业正奋起直追,部分研究成果已居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铁汉生态业务涵盖生态环保、生态景观、生态文旅等三大方向及互联网+、生命健康等领域。拥有高级专家顾问12人(其中中科院、工程院院士7名),专业研发人员260余人。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多项,并获批建立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铁汉生态院士工作站、立体绿化轻型基质研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