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广州市第62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外防输入专题)。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介绍,广州在入境人员中发现了11例阳性检测,也就是无症状感染者,均第一时间收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观察。目前已经出院7人,剩余4人。
截至3月31日24时,广州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88例。中国籍66例,外国籍22例。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学生为主。3月15日首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之后疫情持续上升,日新增病例最高为12例。3月26日以来,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呈现回落态势。
张周斌表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在1月28日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就非常明确的将其纳入防控管理。对于报告的时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甄别和管理均有明确的要求,比如: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且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则继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临床表现,应及时转归为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广州一直以来,也是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管理的。目前,广州本地疫情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均已出院。” 张周斌说。
张周斌指出,广州市疾控中心自2月13日开始,连续开展外环境监测工作。累计对公交地铁、宾馆写字楼、共享单车、快递理发店、火车站、机场及高铁、工地、医院等场所人群高频接触的22746个点进行样本采集,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为评估疫点消毒效果,广州市疾控中心还对23个疫点的外环境4558个点进行了采样监测,采样区域为病家门把手、电梯按键、可视门禁系统面板、楼层通道门拉手、楼梯扶手等,结果也均为阴性。上面这些监测结果均在市疾控中心公众号上公布,截至3月31日,已经完成了40期。
近期,广州市区疾控中心还对全市所有集中隔离点公用厕所、电梯、入住房间门把手、门禁卡、转运车辆的扶手、手推车的4030个点份,转运车辆及工具环境标本316份。采样区域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环境监测没有发现新冠病毒核酸的踪迹,说明在公共场合包括曾经的疫点,接触病毒的风险是非常非常小的。 “全市各区的风险评级也都均为低风险,因此,大家不必担心日常的出行。”张周斌说,但随着对新冠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新冠病毒还是非常狡猾的。所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我们还是要坚决落实的。对于个人而言,感染的风险还是存在的,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的基本防护还是需要的。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