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1 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富联")举办线上媒体交流会,发布了 2019 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 年工业富联业绩实现稳中有进,录得营收 4086.98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6.06 亿元,同比增长 10.08%。记者关注到,凭借在"新基建"的超前布局,工业富联相关业务收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也在加速兑现,云计算、科技服务业务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6.33%、20.38%。
超前布局"新基建"研发成果率先落地应用
近日,"新基建"热度持续走高,被视为新的风口,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板块。在当天的会上,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就表示,"新基建"中与工业富联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包含 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今后也将紧抓"新基建"机遇,助力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这点在此次报告中也有所呈现。截至报告期末,工业富联已申请及授权专利 4276 项,主要集中在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领域,研发成果涵盖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相关技术和产品,且实现技术深度融合、落地应用。其中,云计算收入来自云服务提供商(CSP)以及中国区客户,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49%、148%,占比营收总额从 2018 年的 36.89% 提升至 39.86%。
据悉,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研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更多"新基建"相关技术落地应用,例如与中国联通共同推进深圳唯一的" 5G + 工业互联网"应用省级示范园区建设;与知名高校展开工业 5G、智能感知、分布式工业 AI 等课题合作。
全面复工复产已自产2000多万只口罩
疫情防控期间,"富士康产口罩"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为何会生产口罩?李军旗透露,疫情发生后,富士康园区每天需要几万只口罩,同时全国防疫物资紧缺,这个缺口从哪儿补?公司当机立断,决定快速自制口罩缓解燃眉之急。
记者通过查询天眼查获悉,疫情防控期间,工业富联新增从事医用口罩生产业务。" 2 月初,公司仅用三天时间就实现了口罩自产。"李军旗介绍道,工业富联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到与医疗相关的生产场域,转产口罩、生产重要医疗设备,确保医疗物资能够及时投入抗疫前线,目前已经生产了 2000 多万只口罩,不仅满足了公司自身的员工需求,在政府的调配之下,还能提供给上下游企业。
为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基于富士康云平台,工业富联研发了能监测每个员工健康状况的防疫 APP,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据了解,目前工业富联复工复产已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