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非遗少年说”第二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正式公布获奖名单,其中顺德区拔萃实验学校梁钰曦同时获“非遗故事大王”“非遗少年达人”,李采谕等10名佛山学子获优秀奖,顺德区非遗保护中心等14家佛山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全省超5万名“非遗少年”参与,网络点赞超4000万
此次演讲展示活动是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重点项目之一。
活动以“粤讲粤威水·非遗故事大王就是我”为主题,号召全省的“非遗小达人”,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与个性化演绎向观众推介最具“粤味”的非遗项目,讲述广东非遗“威水史”。本届活动重点围绕广东国家级及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别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项目展开。
自4月26日启动以来,参与投稿的学校、少年宫、文化馆、校外语言艺术机构超过千所,参与人数突破5万人次,全网点赞超过4000万。
活动组织了专家进行初赛评审,评委会通过对作品主题内容、语言表达、视频演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分,综合线上点赞排名,评选出优胜奖50名、“非遗少年达人”10名。决赛通过线上直播,组织专家评委通过在线评审打分,最终决出3名“非遗故事大王”。
同时,评委会根据作品网络点赞数评选出“网络人气奖”100名,根据活动中各单位和各所中小学的投稿作品数量、优秀作品数量评选出“优秀组织奖”70名、“优秀指导奖”109名。
顺德学子梁钰曦凭《珠玑巷人南迁传说》故事赢双奖
来自顺德区拔萃实验学校一年级学生梁钰曦以演讲题目《珠玑巷人南迁传说》获得“非遗故事大王”和“非遗少年达人”。
指导老师徐凯介绍,梁钰曦的外曾祖父是茂名市茂南区金塘村陈姓人氏。选题材时,孩子的家长告诉他,外曾祖父提及过,村里的父老乡亲同宗同源,都是从韶关珠玑巷迁徙至该村,代代相传并定居数百年,族谱有典有册。
为了寻根溯源,梁钰曦与其家人、老师徐凯走进了广府人的祖居之地——韶关南雄珠玑巷。恰好2020年《珠玑巷人南迁传说》被入选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徐凯和梁钰曦决定选择这个题目进行演讲。
在校期间,老师徐凯只能利用中午阅读课时间和午休时间对梁钰曦进行训练,每晚完成功课后,梁钰曦抓紧时间从网上了解珠玑巷,看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的视频,不懂的地方就让父母为她讲解。徐凯还让梁钰曦在不同班级里进行演讲。“只有演讲者真正理解和了解演讲故事的意义,演讲时才会有激情,故事才能抓住听众的心”。据悉,演讲视频在网上投票环节中,梁钰曦以26866票取得第11名,又斩获“非遗少年达人”的荣誉。
来自佛山市冼可澄纪念小学四年级学生李采谕凭演讲题目《雄师威武少年强》获得优胜奖。她的指导老师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传承人何狄强。在视频中,她用轻松快乐的童音介绍佛山醒狮的发展,一会“扮”起功夫传人、一会耍起了醒狮,体现出00后对佛山非遗的喜爱。
表格图片来源于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
(原标题《广东“非遗少年说”放榜!佛山这些学校、老师、学生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