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更多学校老师将进行跨校跨学区流动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08-17 10:56

8月17日,在《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在校内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

一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是减轻课内负担的重要切入点。包括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包括整体规划设计,丰富服务内容,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拓宽服务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和优质师资参与课后服务,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完善线上公共教学平台,打造“双师课堂”等。

三是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包括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在区域内流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四是不断深化高中招生考试方式改革。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和成绩呈现形式,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李奕介绍,新学期,北京将重点落实“双减”文件中的关键举措和改革突破,让广大同学和家长感受到切实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减少,更是校内的新变化、新气象。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作业、辅导有新变化。比如课堂教学模式将有新的变化,教学设计更加真实有效有趣,针对不同层次和学习状况的学生,作业会更加精炼,有了更多的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等;课后三点半将更加丰富,不但有素质教育的课程,还有课堂延伸辅导;一些初中学校还会开设晚自习;老师们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将会有更加合理的调配等。

二是更多的老师跨校、跨学区流动,辐射优质教育服务。很多区经过暑期的认真准备,很多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进行了区域内的合理的流动,到新的岗位。可能新学期同学们不管是在哪个学校,都能见到更多优秀的老师,提供给孩子更优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

三是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孩子们不用每天放学或者周六日赶着去上各种学科类辅导班了,可以在校内和小伙伴一起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素质类课程;在课后三点半到五点半的时间里有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间讨论可以完成作业。但是对你们也有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自己变成“小胖墩”“小眼镜”;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多关注生活实际和各种事物,多阅读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起来。

四是家校沟通更加协调、通畅。面对“双减”带来的变化,可能很多家长对是否该给孩子报补习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等都会有一些困惑和彷徨。新的学期,您会看到孩子的学习和时间在校内得到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学校也会与您有更多的交流互动,共同服务孩子的健康成长。

(原标题《北京:更多学校老师将进行跨校跨学区流动》)

编辑 编辑-张克(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