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快评 | 评估经济风险,有人在吹“哨子”

读特评论员 孙波
2020-03-27 10:32
摘要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梁红3月23日一则报告震惊市场:其将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从此前的6.1%下调至2.6%。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梁红3月23日一则报告震惊市场:其将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从此前的6.1%下调至2.6%。

当日晚间,全球多个救市政策出台:美联储宣布广泛新措施来支持经济;德国政府批准规模7500亿欧元的刺激措施等等。这些举措似乎在印证梁红的担忧:“美国这样的一个大资产市场上有这么高的杠杆,它以什么形式来把杠杆降下来,我们是不知道的,这个墙是比较危险的,大家可能安全系数要打得高一点,现在的风险可能在我们看来,有点低估的情况。”

基于这些预测,梁红认为“中国的政策应对,不管是减税、降费、增加财政赤字还是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宽松,都是OK的。”但是“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经济马上很快要受到冲击来讲,中国的政策宽松力度还是不够的,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回答问题环节,梁红更有惊人之语,比如“如果全世界的国家都开始用央行买国债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如果要想把内需补回来,不调整房地产的政策是做不到的。”等等。

对于梁红的预估,许多经济界人士并不认同,尤其是其中一些更具体的研判,比如对外贸出口的降幅、对疫情导致的海外经济停摆的时间周期等等,梁红做出都是最“悲观”的预判。而中国经济显然有与全球相对不同的基本面:在疫情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率先“突围”,将战疫目标转向“外防输入”和“复工复产”;在全球经济尤其是股市、债市出现大幅波动时,中国走出了“不一样”的行情;再有,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更大力度推出惠企政策、加大基建投资、促进消费增长等等,客观上都在显示出积极效应。在乐观因素频现的背景下,梁红的报告显然有些“危言耸听”,引发了争论。

但每个专家的分析自有他的依据,自有他的担忧。观点可以不同,但预警的声音只有大小之分,无需先去界定对错。正如新冠肺炎疫情需要重视“听哨人”一样,面对正在蔓延的全球“经济疫情”,同样需要重视吹“哨子”的声音。因为闻哨先警,能让我们更早防备,更充分准备。显然,在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这场与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伴生的“经济疫情”,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在动用应急“工具箱“的各种储备来保“六稳”,但是,准备充分总胜于措手不及,“曲突徙薪”才能避免“焦头烂额”。面对专家提出的“风险低估”预警,我们应该高度警觉,需要提前更充分地准备“工具”,以更大力度保障国内经济“基本面”,等待“春暖花开”,迎接全球经济得复苏。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评论员 孙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