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亿重大投资“新基建”占比不到20% 业内专家称潜能将进一步释放
读特记者 陈姝
2020-03-26 16:21

由腾讯研究院、腾讯产业智汇厅共同举办的“国家数字竞争力论坛”战疫公共政策系列研讨会日前在线上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等嘉宾就“新基建背景下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图景”展开深入讨论。嘉宾们在会上称,目前全国已公布的重大投资约50万亿,而“新基建”占比不到20%,虽然投资体量有限,但可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补齐短板。

“新基建”激发新需求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人工智能、数字中心、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认为,“新基建”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五个领域,它有三个特征——新技术、新需求、新机制。“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巨大的潜能,但数字化众创众包研发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制造、个性化规模定制、服务化转型、开发优质应用场景,都需要专业化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发展“新基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进信息产业与垂直行业跨界融合。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李颖说,“新基建”将激发更多新增需求,如网上买菜、在线课堂、远程医疗等新模式和业态。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说,疫情期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发挥科技力量投入战疫,腾讯会议8天扩容100万核,腾讯教育在很短的时间内支撑全国超过1亿学生在线上课。“国内疫情走向平稳,但这些新培养出的用户习惯却会长期保留下来。”

“新基建”投资体量仍有限

近日,各地政府密集公布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有媒体初步统计,截至3月10日,全国25个省区市公布的2.2万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此次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其中“新基建”占比不到20%。汤道生认为,现有新型基础设施的覆盖、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还有很多提升空间。李颖指,疫情期间前所未有的流量洪峰,导致大量在线应用软件崩溃,应对激增的在线需求、数据资源孤岛相互割裂、数据无法开放共享、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能力不足等,都暴露了数字新基础设施的种种问题。因此亟需立足实际情况,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补齐短板、拓宽长板,前瞻性地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李毅中指,在全国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占42%,超过了10万亿元。他认为,要充分发挥产业数字化的效能,企业需要投入资金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过产业数字化得到收益补偿,形成良性循环,未来还要充分发挥技改投资效能。

应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力量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建议,应加快形成5G、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生态。御风集团董事长、万通地产创始人冯仑认为,“新基建”如果想要释放能量更大,传导效应更长,一定要在政策上做相应调整。如给一些实验性的政策,让有数字优势的大企业和城市发展商共建智慧城市样板。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要明确“新基建”的投入机制、方式以及领域,发掘经济转型升级的潜能。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认为,与“老基建”相比,新基建投资体量虽然目前还很有限,但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正处在快速爬升阶段,可以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补齐短板。

嘉宾们都认为,“新基建”需要全国考量协调平衡,要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科学决策,要发挥民营科技公司的力量。汤道生在会上明确表示:“AI、大数据等领域,既属于新基建范畴,也是产业互联网应用,腾讯等产业互联网企业将参与其中,成为共建者。”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陈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