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中通道的开工,中山迎来了‘大桥时代’,目前中山已经做好了产业、人流、旅游方面和深圳的对接;此外,中山正在推进12个泊位的客运港建设,谋划开通到深圳机场和前海的海上穿梭巴士。”22日上午,在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山市市长焦兰生向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
焦兰生说,深中通道2016年年底开工以来进展良好。这次省政府工作报告里,就有两次提到深中通道建设,要求“要大力推进深中通道建设”。深中通道开通以后,大量的物流、车流、人流从珠江口的东岸来到西岸,“这些物流、人流在中山境内能不能快速疏导非常关键”焦兰生强调,中山将加快中山区域的路网建设、对接深中通道。
随着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深茂铁路的建设,中山将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桥头堡和珠西岸交通枢纽城市,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中山目前正在实施珠江西岸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三年建设计划,总投资超700亿元,着力打造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快速干线公路、港口水运等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
要对接还有产业,“深中通道通车以后,会释放很多红利,我们能不能承接得了,这非常关键。”焦兰生说,针对珠江东岸、尤其是深圳拓展产业空间的需求,中山市在东部片区和东北部片区打造了几个产业园和物流园,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来承接深圳的产业溢出。主要打造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平台,还有以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平台。“这个平台打造好了,能够有效地承接深圳的产业溢出,我想深圳和中山产业互补的协调发展格局就形成了。”
中山目前正在谋划和深圳搭建一个水上连接的通道,马鞍港区(即翠亨新区)目前正在建12个泊位的客运港。马鞍岛的对面就是深圳的前海,就是深圳国际机场,距离20多公里,估计码头2018年就能完工。“如果得到交通部批准的话,2018年就能开通到深圳前海和到机场的水上航线”。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