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以“工匠精神”形塑社会的价值导向
评论员 朱昌俊
2016-03-31 06:46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3月2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当前社会对于质量的崇尚,其实已有鲜明的体现。以出境消费为例,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此前有统计显示,中国内地公民2015年海外消费支出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这种强势的海外市场购买力的形成,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国人对产品质量日益青睐。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普通的日用品也同样受到出国消费者的追捧,如马桶盖、电饭煲等。可以说,往日只注重“价廉”的中国消费者形象已一去不复返。而这在另一角度说明,国内产品质量的升级与消费需求升级之间的断裂已经越来越大。

因此,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追求卓越、崇尚质量”,首先侧重的还是企业与对应的生产管理部门。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匠精神”,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初衷所在。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实是好事,可以对企业在供给质量的提升上形成倒逼作用。而靠弘扬“工匠精神”来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是片面指“慢工出细活”,而是要求将质量排在产品要素的优先序列。它在生产环节体现为对每个细节、每道工序的精益求精,在市场上则体现为企业更加提倡靠质量取胜的生存与经营之道。

当然,企业对产品质量与工艺的重视,归根结底离不开一个注重质量的市场环境的培育,这一点政府行政部门的正向激励必不可少。比如,在政策扶持上,不能再单方面偏重于规模效应,而是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与创新的保护力度,对于企业的“质量改造”辅以更多的支持;“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发扬,离不开一个相当规模的技术专业人才群体的兴起,这就要求相关方面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在市场治理与监管上,对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要采取更低的“容忍度”,以压缩“逆向淘汰”的空间,真正让“质量为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这次特别提到要“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这其实指出了“工匠精神”的另一个特点,即它不仅仅是表现在某一个方面如制造业中,而更应成为一种整体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比如,与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相对,它更注重产品与服务的内核和质量;与“差不多”心态和“粗放”管理模式相对,它强调的是精细、精准。因此,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与时代精神的培育,所着眼的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改观——小到一块马桶盖,大到修一座桥,都应将“质量”放在首位。

经历了从物质匮乏到丰腴,从饥饿到温饱的社会发展变迁,民众消费需求对质量的要求更高,已然是水到渠成。那么,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上,就不能再停留在解决“有无”的层面上,而应是迈上“精而细”的新台阶。民众消费端的优化助推供给侧质量的改善,而后者又将反过来促进前者的继续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必将更有力地形塑社会“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与时代精神,最终改善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与发展质量。

编辑 王惠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