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市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出台多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市惠企十六条实施以来,企业复工复产走上快车道。截至3月23日,深圳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7%以上。复工复产的政策涉及到方方面面,打通暖企惠企最后一公里是其中关键。而在及时搜集和回应企业诉求等企业服务工作中,深圳高校也贡献出了战疫的科技力量,打造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联系企业、服务企业的精准化与常态化。
3月24日下午,光明区马田街道钟表产业园时间谷瑞辉大厦前广场人头攒动。一场由市委派驻街道指导服务组与马田街道党工委共同主办的“惠企助力 化危为机”主题“暖企春风行动”,在此拉开序幕。活动特别搭建了辖区企业和政府、银行金融机构、律师团队以及和其他社会服务组织的沟通平台,现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吸引了66家企业前来咨询了解。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蔡立等参加了活动。
市疫情防控指导服务组驻马田街道组长谢振文表示,企业复工复产是一个综合协同的问题,指导组下沉到街道以来,全覆盖无死角主动对接联系每家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困难问题,全面宣传贯彻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实,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积极帮助申报争取项目,协助企业用足享受扶持补贴有关政策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
如何准确了解辖区企业经营情况、存在困难、政策需求、金融需求、招聘需求?马田街道还引入了深圳高校的科技力量,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精准服务和分类指导。指导服务组驻点干部、来自南科大的张凌介绍,指导服务组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联合南科大网络信息中心开发了“企业复工复产信息服务反馈平台”小程序,对辖区企业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及政策需求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平台集“优惠政策送达、企业状况摸查、问题诉求反馈”为一体,并实现全程电子化。企业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登录该平台,填报信息、提交诉求,实现真正的“一企一案”,同时设定即时更新功能,有助于更及时精准掌握企业诉求。系统还对企业录入信息有比较强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后期对接银行、职能部门提供了分析数据。据介绍,该系统上线不到24小时,辖区3558家企业已全部完成信息填报,实现100%全覆盖。
据了解,疫情过后,该系统仍可以继续成为政府联系企业、掌握企业动态和诉求的信息化平台,实现适用长期化。
编辑 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