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组织召开广东省防疫相关行业专利导航成果视频发布会,面向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以线上直播方式发布了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红外体温检测仪、隔离医疗器械设备等疫情防控相关行业专利导航成果。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巨峰主持发布会并致辞,他表示,组织开展防疫行业专利导航,是广东省知识产权部门积极防控疫情的重要行动,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部署复制推广广东“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改革举措的具体实践,是推动相关防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希望导航成果的公开发布能引领相关防疫行业创新,助推企业积极精准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和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广东(东莞、珠海、佛山)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与相关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等专利导航项目团队发布了防疫相关行业系列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深圳在口罩生产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首屈一指
报告指出,中国内地是全球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领域最大的专利来源国以及专利市场国,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专利储备相对不多。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领域近年来全球专利布局主要聚焦在口罩热压成型、超声波焊接、呼吸检测,以及包装传输等技术方向上。口罩生产设备行业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五位的申请人中,国内企业有14家,包括东莞市快裕达、建德市朝美日化、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东莞市宏祥机械等;国外企业仅1家,为美国3M公司。
统计结果显示,广东省涉及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国首位,达208件,约占全国专利申请量的26%,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是全国口罩生产设备行业技术研发实力最强的地区,也是全国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广东省内,口罩生产设备行业的中国专利技术产出地市以东莞为代表,133件技术研发实力较强,聚集全省大部分口罩生产设备企业;其次是深圳,专利申请量为31件。
从技术分支来看,在整体生产设备(一体化方向)、罩体加工设备(口罩主体)和配件加工设备(耳带/头挂/鼻条/呼吸阀)领域,广东省申请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在后期处理设备(消毒/检测/包装)领域,广东省申请量排名全国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后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技术产出地市以深圳为代表,共有12件,深圳市维图视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专利优势企业。
报告建议,广东省口罩生产设备行业,需要重点根据东莞市和深圳市在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的优劣势,开展针对性的生产激励措施,有效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具体而言,通推动东莞市口罩生产前期本体配件加工等设备研发上加大投入,并且整合资源、扩大产能产量,同时加强深圳市在口罩生产后期成品消毒检测等设备的供应和保障,发挥深圳的研发优势,整合东莞市前期设备研发与生产资源,并逐步在粤东和粤西地区搭建相关研发与生产基地,构建省内区域分布平衡、产业链齐全的口罩生产设备产业链。
深圳红外体温检测仪专利申请量占全省近六成
红外体温检测仪具备远距离、时间短、非接触式进行体温检测的特点,非常适用于疫情防控期间的体温检测。在日本、美国等国外主要市场,其体温检测仪技术侧重耳式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发展;在国内以及广东省内,则侧重于皮表式红外体温检测仪的研究。报告指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是中国红外体温检测仪企业数量较多的省份,企业数量占比超过65%。其中,广东省是中国红外体温检测仪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24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30家红外体温检测仪器制造企业中,有6家集中在广东省深圳市,占据全国20%的比例。
广东省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专利申请趋势整体上呈现出平稳及快速增长的趋势。2002年以前广东省内未出现相关的专利申请;直到2003年首次出现了6件专利申请,这与2003年广东省作为SARS事件的始发地及疫情严重地区息息相关,也侧面显示出红外体温检测仪对突发性疾病检测方面的便利性及重要性。2004年-2014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专利申请量维持在在10件以内;自2014年后,专利申请量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趋势,年申请量从10件左右快速增长到年专利申请量25件左右。从整体数量上来看,广东省虽然在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影响地位,但对产品的专利布局从数量到强度仍显不足。
报告对广东省红外体温检测仪专利的申请地市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申请人合计申请81件红外体温检测仪相关专利,位列第一位,深圳市的申请数量与广东省的申请总量相比高达57.04%,占比超过一半,深圳市在广东省内具有雄厚的研发能力,深圳企业的专利申请人实力较强。
广东隔离医疗器械设备专利两成布局在深圳
报告显示,全球隔离医疗器械设备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过往受到关注较少。截至2月22日,当前全球有隔离医疗器械设备领域专利356件,2000年前仅有零星专利申请,此后专利申请量在波动中缓慢增长。中国是全球专利的主要目标市场,专利申请量在全球占比62%,与排名第二的美国(9%)、第三的日本(5%)拉开较大差距;广东省是全国隔离医疗器械设备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该领域申请了46件专利,全国排名第2,占比21%,仅次于山东省;广东省专利分布较为集中,7成布局在广州,2成布局在深圳。隔离病房是全球隔离医疗器械设备领域专利布局的主要方向,占比为44%;中国技术布局方向与全球基本一致;而广东专利布局方向与全球和全国有所不同,隔离床是广东省布局专利最多的领域,占比接近33%;此外,与全球布局方向相比,广东省在隔离诊台领域布局了9件专利,占比接近20%,远超过全球该领域占比(4.5%),是广东省的特色技术细分领域。
顶尖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和良好的产业化基础条件是广东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优势。以钟南山院士带队的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及广州安捷生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捷生安”)等关联企业使广州成为全省创新高地,广州专利申请量在全省占比达70%。
报告指出,设备的结构改进、内部压差形成和空气净化技术是隔离医疗器械设备领域的热点技术方向。当前已经出现了数字技术在隔离医疗器械设备中的应用。广东可鼓励产业链各方、各类创新主体以专利为纽带,以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安捷生安等既有优势创新主体为牵头单位,联合省内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医院,率先在国内建立隔离医疗器械设备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产业专利池,集众之智、集众之力,引领国内外行业发展。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