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立委员:“智能手机进课堂”宜疏不宜堵
记者 周元春/文 刘羽洁/图
2017-01-17 17:56

528075852756600455

学生在学校能不能用智能手机?17曰上午,在参加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前,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现代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表示,当前,“低头族”非常普遍,很多学生也是其中的一员。光禁止学生用智能手机,不现实。应该鼓励“智能手机进课堂”进行教改试验,推动“互联网+”教育变革。

王竹立认为,“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教育教学应该适应互联网环境,做出相应的变革与改造;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必须与以远程、共享、非实时、移动性、碎片化为特征的网络学习进行深度的融合。“互联网+课堂”首先意味着互联网要进课堂、智能手机要进课堂。不能再把互联网拒于学校和课堂之外,不能让学生只会读书而不会读网。智能手机应该像纸和笔一样,成为最常用的学习与交流工具。

王竹立表示,推动“智能手机进课堂”不应一刀切,而是要应该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区别对待:“在大学应该普遍放开,对一些结构严谨的专业课程可以适当控制使用手机。职业院校应该大力鼓励利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结合职业特点,开展创新创客式教育。中学可以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学校进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与交流。小学生则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指导下,利用移动终端和网络开展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