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形式持续积极向好发展,前海不少一线供应链企业在投身战“疫”队伍的同时,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保障物资安全畅达。
“疫情发生以来,公司的采购团队纷纷投入境外抗疫物资的采购,及时高效提供物资采购、仓储服务。” 越海全球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越海供应链”)业务部总经理韩笑告诉记者。
越海供应链已全线复工
在前海湾保税港区(下称“保税港区”)内的越海供应链是一家全球性、智慧型的供应链协同企业,大年初二就已开工,坚持不懈保障生产,为所有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最优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韩笑介绍,自3月12日开始,越海供应链协同华为、步步高等企业向海外分公司输送抗疫物资到德国、罗马尼亚、韩国、日本、孟加拉、马来西亚、菲利宾、印尼等国家。截至目前,该公司协助客户输出口罩100余万个,防护测试用品300万件。
“复工前夕,公司联合前海管理局成立了复工复产专项小组,每日及时统计员工身体及相关活动情况,了解健康状况、计划返回时间,针对湖北籍员工和途径湖北的员工加强沟通,不断找资源、想办法采购防护用品。”韩笑说。
截至3月16日,越海全国自有员工现场复工率达92.4%,今年前两个月越海供应链进出口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做到了抗疫、生产两不误。
越海供应链做好物资的质量把关、品质检验工作。
保税港区是前海贸易、物流业态的主战场,也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的摇篮,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港口航运、跨境电商等业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保税港区企业在前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紧密围绕前海“两长两员”制的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复工复产有关工作要求。
同样是在保税港区的英迈供应链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供应链条上员工正在紧张作业,12台机器人轮流“搬货”......“公司2月12号复工复产以来,我们得到前海管理局和招商保税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并收到了管理局提供的2500个口罩以及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此外,前海管理局还派人帮助企业协调人员的上下班问题,协助公司招募恢复产能所需的人力资源,真是太贴心了。目前,除了基本的操作人员外,公司大概80%以上的订单通过机器人完成。使用机器人节省了30%左右的成本,提高了50%的生产效率。”英迈供应链运营经理王合朝告诉记者。
越海供应链协助客户输出口罩100余万个 。
面对此次疫情,作为园区业主代表的招商保税,委派人员担任保税港区一期园区“楼长”,在“两员”的协助下,负责统筹协调整个园区所有业主和企业的疫情防控及复产复工工作。在做好宣传、传达工作方面,招商保税建立了保税港区联委会沟通机制,及时通报疫情动态,传达落实政府部门有关疫情文件通知。并协调提供紧缺防疫物资支持,多渠道筹备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在加强园区闸口进出管理方面,招商保税每天都会收集客户报备资料,规范加强人员和车辆的登记备案和管理,确保进闸人员和车辆符合防疫要求。
此外,招商保税还和深圳海关、园区内的企业共同协调,开通了前海防疫物资绿色通道。据悉,招商港口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有51个港口,在疫情防控中调了总共200多万个口罩、17批次的海外物资进行支援。
英迈供应链12台机器人轮流“搬货”。
“疫情发生以来,前海管理局非常支持招商保税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了解到园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困难后,前海管理局为我们协调了一套红外测温系统,并直接调拨了6000多个口罩,协助企业办理复工手续,组织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到园区开展复工审核。”招商保税副总经理黄逸飞说,截至目前,保税港区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平稳,复工复产顺利,园区一期120多家主体单位(包括客户和配套供应商)办公复工率已达100%,仓库复产率达到90%。进闸车辆日均达到1500车次,入园人员日均达到3000人次。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