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记者从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获悉,2016年以来,广东以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开平市和台山市、惠州博罗县和龙门县等14个市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突破口,迅速启动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业“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引导传统的观光游向体验、休闲游转变。2017年,广东将重点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区,打造广东最美丽、最有魅力的滨海旅游带。
会上亮出的成绩单令人振奋。广东旅游"十三五"取得开门红。2016年,预计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11560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全年接待过夜游客3.9亿人次,同比增长13%,其中入境过夜游客3455万人次,同比增长8%,主要旅游指标稳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共有A级景区309家(其中5A级景区12家、4A级景区162家)、星级饭店885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11家、四星级饭店165家)。
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14个滨海城市共实现旅游总收入约为6822亿元,增长12%、增幅高于全省,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78.5%;共接待过夜游客2.11亿人次、增长13.6%,占全省接待过夜游客的76.3%。
当前广东推进滨海旅游发展迎来大好时机。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国家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海洋(海岛)旅游集聚区,大力开发加快滨海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广东把滨海建设成为南粤最美丽、最有魅力的地方,规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区。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廊、五区”旅游布局,其中“两带”即蓝色滨海旅游产业带和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带。
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曾颖如表示,2017年广东将重点推进的工作包括: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培育旅游新业态、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提高“活力广东·心悦之旅”品牌影响力等十一个方面。
据悉,针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采取的“八个一”举措主要是:发出一封信,以省旅游局名义向14个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长、县长、区长致函,明确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任务、指标和要求,推动相关地区的全域旅游创建和验收工作。开展一次情况摸查,推动创建单位及时总结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工作措施。组织一期培训,依托我省旅游系统视频培训平台,邀请国家旅游局领导和专家解读创建指南和标准。公布一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将1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湛江、河源、肇庆、增城、高明、乳源等27个市县区纳入省级创建范围。制定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在A级景区评定、招商引资、财政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等。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