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1日清晨7时多,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水头社区龙岐居民小组“岐遇缘宿”门前,武汉客人袁先生及亲友们开心地和民宿“管家”梁小姐道别。满载着2个月来他们在深圳大鹏收获的关爱和感恩,启程返乡。
▲3月21日清晨袁先生一行准备启程回武汉,民宿“管家”梁小姐前来送别。
1月21日,年近七十的袁先生及亲友们自驾抵达大鹏,计划在深圳欢度庚子年春节。随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封城,已办理退房的他们无法返回武汉。“岐遇缘宿”以深圳人的大爱继续留住他们,成为他们在深圳的家人。2个月来,袁老先生及亲友们在大鹏人的关爱下,在疫情之中于海边民宿度过一段有爱、安心的幸福时光。
■“要让武汉客人安心留下来!”
“尊敬的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头社区领导,尊敬的岐遇缘宿的老板们,您们好!我们是湖北武汉春节来大鹏旅游的‘年轻’老人……”临别之际,袁先生代表同行的亲友,给大鹏水头社区、民宿老板和村民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这里60天的幸福生活,社区的工作人员、民宿的老板和村民对我们的恩情,真诚地谢谢你们!”袁先生在信中回忆了这个春节他们原本在深圳的行程:2020年1月20日我们从武汉自驾出发,21日抵达第一站大鹏“岐遇缘宿”民宿。之后,我们受到了民宿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大海,吃到了新鲜的海鲜,22日还去了附近的惠州游玩了一天,23日便退房后准备去深圳市区里已经预定好的公寓住宿……
▲感谢信
1月23日当天10时起,武汉封城。袁先生他们因无法提供医院开出的相关健康证明,而无法入住原先定好的公寓。
“我们是来自武汉疫情重灾区的人,在深圳人生地不熟,我们几个六七十岁的人回不了家乡,当时感到非常的无助和迷茫,”3月20日下午,袁老先生在“岐遇缘宿”接受晶报App记者采访时坦承。最后,没有办法的他们想到再次联系岐遇缘宿的老板。“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老板们说‘没问题’,欢迎我们将这民宿当成自己的家,继续住到可以回武汉,并为我们提供自主生活的全部设备。”谈起那一刻“获救”的感觉,袁老先生脸上笑开了花。
▲袁先生
病毒无情人有情,随后发生在“岐遇缘宿”的一切,更是让袁先生和亲友们深受感动。“民宿老板们说的‘没问题’,其实我们知道一开始是‘有问题’的,也明白老板们不是为了赚钱才留住我们的,他们肯定是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袁老先生说,因为他们是自驾游,所以停在民宿面前的鄂A车牌的车,马上便在附近的村民中引起一阵恐慌。“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很理解,所以自觉在民宿做好自我隔离。”
正如袁老先生所猜想的一样,是否留住他们,岐遇缘宿民宿的三名合伙人:黄瑛、卢伟杰和崔捷确实在微信上开了个高效的“会议”,并意见高度一致:客人现在回不了武汉,也无处可去,要让他们安心留下来。“在老先生主动说明情况之前,我们几个股东并不知道客人是来自湖北武汉的,当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将情况上报,并要求客人配合好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每日的体温测量工作。”后来听说附近居民对停在民宿门前那台鄂A的车意见很大,卢伟杰专门从市区赶到村里给大伙解释,并表示一定会让客人做好自我隔离,尽量不影响到大家,请大家不要“歧视”……“来了就是深圳人,从我们的角度,已将他们当成了民宿里的家人,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深圳人都是有担当和包容的,以及无差别的爱心。”卢伟杰说。
▲民宿主动提出减少住宿费用。
后来,民宿几名合伙人为了让袁先生他们能安心地住下,还主动提出只收取最基本的水、电和人员服务的费用,以减少他们的住宿费负担。
■2个月的“岐”遇宿“缘”
很快,接到民宿老板上报的情况之后,大鹏办事处水头社区党委书记许鹏钦带领社区各部门领导上门看望袁先生他们。“社区的领导安慰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口罩和消毒用品,及时安排我们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社区还联合岐遇缘宿的老板们,安排网格员和民宿‘管家’帮助我们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照顾我们的生活……”袁先生为大鹏办事处以及水头社区工作人员的担当和关爱大大点赞,“社区工作人员还专门安抚村里的居民,消除大家对我们的恐惧,这让我们住得很安心,后来村民也真心接受了我们。”
▲袁先生“晒”出海边民宿的居家生活
采访中,袁先生“晒”出了他们这段时间在大鹏民宿里有鱼、有虾、有青菜的幸福生活:元宵节社区和民宿老板送来的汤圆和水果,收到的防疫暖心礼包,还有附近村民送来的自种蔬菜和赶海带回的新鲜海鲜……
“也听说过武汉人在外地受到歧视,但我们在深圳大鹏却是受到如此礼遇,能在海边生活这么长时间,这是一次不平凡的旅行,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回顾2个月来在大鹏水头经历的点点滴滴,袁先生在信里深情地感谢关爱他们的每个人:难忘水头社区党委的许鹏钦书记、陈志航副书记多次来看望我们,难忘网格员潘旭珍勤劳细致的工作和亲切的声音,难忘岐遇缘宿老板们在百忙中来民宿安慰、鼓励我们,难忘社区的民警以及大鹏民宿协会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关心,更难忘热情地为我们购物、清洁卫生、照顾我们生活的民宿梁“管家”……
▲袁先生等人14天医学观察期满解除隔离时与水头社区“三人”小组的合影。
袁先生等人对社区防疫工作的配合,让水头社区副书记陈志航印象深刻,他的手机里还保存着14天医学观察期满解除隔离那天,社区“三人”小组与袁先生他们一起拍的合影。“当时想着除了这个解除隔离通知书,最好还能有图、有真相,以帮助他们接下来能顺利回到武汉。”
3月20日傍晚,袁先生和帮助过他们的邻居邓姐道别,感谢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关照。邓姐说,一开始知道旁边的民宿住了武汉的客人,是很担心的,后来社区领导专门上门宣传,也看到他们一直健康地住在这里,对大家也很礼貌,便有时会将自家种的青菜分享给他们,“有时我老公出海带回一些鱼、虾送过去,袁先生还坚持一定要给钱。”邓姐说。
■30年后故地重游,武汉大鹏一家人
3 月18日,袁先生几人收到武汉和深圳的健康证明,终于可以回武汉了!如何对有爱的大鹏人表示感激之情呢,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连夜写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写道:在党和国家的正确指挥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武汉的形势得到了全面的控制,我们已得到可以返乡的批准,就要离开我们生活过的水头社区,真是恋恋不舍……记住你们和我们,武汉是个美丽的城市,希望你们也机会来武汉,我们带你们游山玩水,也希望明年春节岐遇缘宿老总给我们留房,再来水头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这封感谢信在3月19日下午提前写好之后,袁先生转到了他们和水头社区工作人员、民宿老板的微信群里。袁先生在信的最后热情邀请大鹏的家人们到武汉去旅行。
▲大鹏龙岐湾
“这次只去了大鹏所城和在南澳海边吃过海鲜,明年春节一定再来深圳大鹏,再来住歧遇缘宿!补过一个春节,再去上洞电厂旧址看看。”原来,这次深圳大鹏之行是他和妻子特别安排的一次故地重游。30年前曾在广东工作过的袁先生,曾参与过位于葵涌的上洞电厂项目谈判和建设,他们对电厂附近的美丽大海一直念念不忘。但没想到疫情突发,这次他们只是开车路过上洞电厂旧址,还没来得及进去。而当他们最无助时,这里的政府和百姓将他们视为家人,让他们心中无比感恩。袁先生和同行的朋友都是摄影发烧友,这次带来的专业相机都没派上用场,“明年一定来好好拍下大鹏的海。”
■“明年春节,我们一起在大鹏过年!”
3月21日清晨6时多,民宿 “管家”梁小姐一早赶来送别。“特别感谢小梁,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当大家都远远地回避着我们时,她还在给我们做早餐,在房间搞卫生、换被子……”袁先生很感谢梁小姐2个月来的悉心照顾。
性格直爽的梁小姐告诉记者,当她从新闻里了解到病毒的严重性时,自己也曾紧张和害怕过,“我只不过打份工,万一感染了怎么办……”当社区领导和民宿老板跟她分析了情况之后,她想到几名客人年纪大了,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如果连她都躲得远远的话,他们心里肯定不好受,“后来,我了解了病毒相关的科普知识,也放下了这份心理负担,除了过来做点卫生工作外,主要是找时间陪陪他们聊聊天……”
▲临别时与民宿“管家”梁小姐谈起60天的温馨回忆。
“社区实施闭合管理之后,虽然社区每天在送温暖,但作为民宿的主人,我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关爱。考虑到客人一家人的饮食习惯,卢哥便亲自驱车过来送牛奶、苹果、消毒洗手液,了解客人口罩是否够用,免费地提供这种力所能及的服务。”民宿合伙人之一的崔捷表示,民宿除了主动配合社区的工作、给客人尽可能地减少费用外,主要负责运营的卢伟杰还多次专门探望,“最后我们还跟客人组建了一个‘武汉深圳’爱心群,经常在群里鼓励他们,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
“其实他们在14天隔离期内,我们都很担心的,万一他们生病了怎么办?压力还是有的……”另外一名合伙人黄瑛表示。“我们一直在宽慰老人说:我们就是你们在深圳的家人。”负责网上民宿预定平台的陈惠琪是黄瑛的女儿,这次她在微信上跟袁先生一家有过很多感人的互动。3月19日下午,当看到微信群里的感谢信时,她感慨万千:“做着不求回报的事,在收到上千字感谢信的时候,天哪,我落泪。当客人说要续住的时候,我是犹豫的,但爸妈说做好报备和防范,也咨询过相关卫生监管部门,所以立刻联系他们进行民宿清洁消毒,尽可能地给客人提供最好的环境。善意能被别人感受到,就算今天的深圳下着雨,我寻思我这一天也是温暖top。”
▲感谢信发到微信群里之后
“客人们一直说感谢我们提供住宿,其实我们也非常感谢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因为抗击疫情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感谢袁叔一大家子对我们的选择与信任,这将成为家人们一段温暖的回忆。”陈惠琪说,“当时网络上太多不好的声音,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方式一同抗击疫情。”
“明年春节一定为他们留好房间,我们大家一起过年!”看到袁先生感谢信的最后一句话,黄瑛开心地说。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