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大股指延续前一交易日的走势,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收盘新高,FAANG科技股大多走低,拖累纳指下跌。截止收盘,道琼斯指数上涨219.77点,涨幅0.62%报35484.44点;标普500指数上涨10.85点,涨幅0.24%报4447.6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3.0点,跌幅0.16%报14765.1点。
美国参议院通过1万亿美元两党基础建设法案提振市场信心,基建板块领跑大市,而新能源板块出现回调。热门中概股总,兰亭集势飙升近42%,盘中涨幅一度达到70%。比特矿业涨超14%,迅雷涨超6%。涂鸦智能跌超8%,名创优品跌超7%,欢聚集团跌近6%,好未来、开心汽车跌超5%,云米科技、联代科技跌超4%,爱艺奇跌近4%,精锐教育跌超3%。
美国劳工部周三报告称,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市场预期5.3%。环比涨幅仅0.5%,创2月以来的最低涨幅。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7月CPI环比仅上涨0.3%,低于预期的0.4%。核心CPI同比上涨4.3%。核心CPI数据表明通胀压力维持温和,预示着经济将保持强劲。
E-TRADE Financial投资策略董事总经理Mike Loewengart表示:“令人鼓舞的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前月放缓,支持了近期价格上涨是暂时的且与重新开放相关的观点。因此,尽管通胀继续升温,但它很可能已在股市定价中得到体现。”
消费价格指数显示美国通胀升温势头放缓,股市随之迈向纪录高位。但Leuthold Weeden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资策略师Jim Paulsen警告投资者不要高兴得太早。“我认为,事实将证明所谓暂时比我们预期的更久,甚至比美联储预期的更久,”Paulsen周三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称。“由此而来的结果可能会是我们非常担心通胀,我想这可能最终导致股市在某个时候出现回调。”
12日重要财经新闻集锦:
1、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7月信贷及社融数据显示,当月社融增量、中长期贷款等数据不及预期。7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同比多增905亿元。社融增量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
2、2021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工作基本结束,近期有望出台。专家认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瘦身”,特别是在进一步缩减服务业领域负面清单方面料有较大突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瘦身”,将进一步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有利于我国吸收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未来,需继续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等制度,不断增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
3、从官方披露数据来看,8月中下旬已列入各省区市发行计划但尚未安排发行的专项债尚有6586亿元额度。业内人士认为,8月地方债大概率不会按照计划全额发行。以此推算,9月或将成为地方债发行的一个高峰。
4、2021年可以说是数据安全产业的元年。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数据安全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其将成为国家大数据战略中至关重要的法制基础,成为数据安全保障和数字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基石。
5、8月11日晚间,观典防务发布首份转板上市相关公告,成为首家公告筹划转板上市的新三板精选层公司,拟转板上市板块为科创板。
6、三个月内5次“点名”2次约谈显效,大宗商品价格有望迎拐点。二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直保持“热搜体质”,并获得了持续的政策聚焦。从近期相应品种的价格表现来看,一系列监管督促和举措已经落地见效。
7、随着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半年报,券商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从选股能力来看,目前,中信证券持有的9只重仓股二季度股价全部上涨,平均涨幅高达44.07%。
8、近期的恒大风波、蓝光违约以及去年的国企违约余波持续冲击信用市场,国债此前又因涨势过猛而透支了后续走势,不少债券基金经理“转行炒股”,将目光投向了当下更能创造超额收益的可转债。
(原标题《投资必读 | 核心CPI表明通胀压力维持温和,道指标普再创收盘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