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赴千里战疫情,东莞“白衣天使”平安归来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戚嘉琳 文/图
2020-03-21 16:58
摘要

蓝色的队服换成了寓意胜利的红色队服,“白衣战士”都很骄傲自己曾经用生命捍卫过这座城市的安全。

3月20日,东莞市大朗镇7名支援湖北医疗队的“白衣战士”张艳红、曾雄英、黄桥、郑雨亭、莫碧君、黎秀娟、罗秀珍踏上了归程,带着不舍离开奋战了一个月的荆州,回到了东莞。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将在酒店接受集体隔离观察,等观察期满并符合解除条件后,再返回各自家中。

蓝色的队服换成了寓意胜利的红色队服,回顾一个月的奋战时光,7位“白衣战士”都很骄傲自己曾经用生命捍卫过这座城市的安全。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些医护们,听听他们的归来心声。

张艳红:把队员平安带回是我的心愿和使命

2月20日出发前,东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大朗医院主任护师张艳红告诉自己,一定要把21名队员健康地带回家。

3月20日,除了一名队员继续留在荆州抗疫外,张艳红一个不落地把20名队员带回了东莞。“作为队长,大家平安健康回家是我最大的心愿和使命。大家能够一起回家,我感到特别开心!”在回程的列车上,记者电话采访了张艳红,她哽咽地告诉记者。 

张艳红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要负责院感工作,指导和帮助队员正确穿脱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在支援期间,张艳红看到队员们因为长期带着护目镜和口罩,脸上出现了一道道伤痕,心疼不已,一一地指导队员怎么防止受伤和更快愈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的邀请下,张艳红给该院的医务人员开展了体位管理课程,引入“自然照护”理念,并在ICU里推广,巧妙利用滑动布、叮当猫手套等护理用具,协助病人翻身、移位、摆舒适体位,极大地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

“红姐手把手地教我们自然照护理念在压疮预防体位管理的应用,让我们做好防压疮护理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腰,我知道很多看得到的看不到的事情,都是红姐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为我们打点,谢谢您红姐!”在个人总结里,队员莫碧君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张艳红曾获得东莞市第一届“最美护士”和2016年“东莞好人”荣誉称号,“国家有难,我义不容辞。照顾队员,是我的职责所在。”张艳红说。

“3月18日我们和医院进行了工作交接,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是真的松了一口气,感觉我们在荆州的这场战役暂时告一段落了。”张艳红告诉记者,回到大朗后最想做的事情是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因为很多病友都希望我早点回来,特别是已经在住院治疗的伤口病人希望我能够回去给他们治疗。”

女儿知道张艳红要回来了,非常期待能够见一眼妈妈,“回来的那天,她还说想来车站接我。”想到很快能够一家团聚,张艳红忍不住笑出来了。

黎秀娟:此行没有枉行,收获不止捷报

3月18日,得知东莞第二、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将在20日返回东莞后,黎秀娟百味交集地站完了最后一班岗。3月19日凌晨一点,黎秀娟发了一条朋友圈:归期在即,情感已深,枝头冒绿,终有希翼,铭记于心,勉励于生......在返莞前的最后一晚,黎秀娟失眠了。

“出发前,工会、团委、公安局、妇联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服务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都记得黄院长说‘要把最好的给他们带上,一定要最好的,保证安全。’都记得陈院长、谭院长、梁院长的叮嘱,还有雪雯姐的再三提醒‘你们还缺什么,大家赶紧再想想,我们再准备。’”黎秀娟告诉记者,正是由于社会各界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家才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平安健康地回到东莞。

支援期间,黎秀娟是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隔离区负责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经过一个月护理工作实践,黎秀娟学习到了氢氧气雾化机、高流量吸氧仪、氧疗、静脉导管维护等新护理技术,并感觉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看着离开高流量吸氧仪就呼吸困难,现在却可以离开氧气自己下楼的叔叔,看着卧床不起到逐渐下床静坐的阿姨,这一切让我内心还是充满了温暖和成就感,对整个职业生涯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知道黎秀娟要返回东莞的消息,患者们既开心她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又因为舍不得她而难过。“平安坚持到最后,我对病人负责了,也对我自己和家人负责了,终于松了一口气。”没想到黎秀娟这么快就能回家了,家人一方面不断地感叹中国速度之快,一方面表示心里的石头总于能放下了。“他们说等我隔离期结束之后,我想吃什么想去哪里玩都依我。”

离开荆州前,黎秀娟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此行没有枉行,我们收获的不止是战胜病毒的捷报,还有来自各地的情谊!我很荣幸,我们是中国人!我很荣幸,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能为国家出一份微薄之力!”

黄桥:患者顺利脱机,是我存在的价值

“终于解放了!但是心中也有牵挂,有些遗憾,因为我照顾的患者还没有完全康复,希望天佑湖北,所有患者早日康复!”3月20日,黄桥在返莞的专列上,五味杂陈地说出这番话。他的心中有太多不舍,舍不得离开还未痊愈的患者,舍不得共同奋战了一个月的战友们,“真希望留下来继续抗疫的人是我。”黄桥遗憾地说。

高三那年母亲患病,让黄桥深感护理的重要性。高考后,黄桥顺利被护理专业录取,并于2014年开始在大朗医院ICU病房工作。在东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黄桥是唯一的男护士。由于具有丰富的ICU工作经验,2月20日晚抵达荆州后,黄桥第一时间就冲上了前线,负责危重患者抢救、治疗和护理。

每天抢救、治疗和护理的都是危重症患者,这让黄桥的一颗心也沉甸甸的,似乎每天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是自己。“但是看到自己护理的患者中,终于有人顺利脱离呼吸机的时候,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命的活力,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回想亲眼见证第一个患者脱离呼吸机的那一刻,黄桥心里依然充满着激动,“当时,我真切地感觉到了自己是被需要的人,真切地感觉到了护士对于患者的价值。”

在这段支援湖北的时光里,同样令黄桥难忘的是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受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2月24日,黄桥在战“疫”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月9日晚上,黄桥和57名广东援荆医疗队队员在各自驻地医院里,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在党旗前宣誓,成为了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30天的支援,这让黄桥更加懂得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我会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更加用心地护理每一位患者。”

在黄桥平安抵达东莞后,家人悬了一个月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们让我快点回家!”,回到东莞的幸福不言而喻。“30天前,我们每人带着两个28寸行李箱、一个飞机箱、一个背包、14大纸箱行李,带着满满的爱出征,这让我们士气大振。30天后,我们没有辜负大家的关心、关爱和期望,平安回来了。”

见习编辑 康佳楠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戚嘉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