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资300个亿组建国有独资的深圳市人才住房专营机构——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等六大政策创新格外亮眼。
2017年,深圳市人才安居房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深圳市财政委1月13日向深圳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提出安排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注资300亿元,提升深圳市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
过去一年,来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901亿元,比2015年实现数增长9.1%。其中,地方级收入3136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深圳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增速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前列。收入规模稳步攀升,已具备与经济大省相当的体量。据初步统计,深圳以全国约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全国近5%和全省31%的收入份额,服务全国全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政府“钱袋子”鼓起来了,新一年怎么花?民生投入是重头。根据报告,2017年深圳市将优先保障重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资金需求,推动社会事业补短板、提质量,使市民对改革发展有更多获得感。
在市民关注的教育医疗方面,2017年安排教育支出224亿元,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学院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支持"健康深圳"建设,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12亿元,完善医疗卫生投入机制,推动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加医疗资源供给。
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深圳市人才安居房加快建设,今年安排人才安居集团注资300亿元。去年,深圳市成立人才安居集团,专门从事人才安居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此前,深圳市已注资该集团352亿元。
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一直备受市民关注。根据报告,今年深圳市将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一般性行政经费开支剔除政策性增支因素后较上年压缩5%。
在“三公”经费方面,2016年深圳市本级各预算单位使用“三公”经费合计3.04亿元,较年初预算减少400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1亿元、公务接待费0.29亿元,因公出国(境)经费0.65亿元。前两项费用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公出国(境)经费超出年初预算控制数,原因是统计口径变化,将出国(境)培训支出纳入因公出国(境)经费统计范围。
今年,深圳市继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按照统计口径变化据实增加,车改单位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按保留车辆数安排,未车改单位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按零增长控制,公务接待费按零增长控制。据此,2017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控制数3.71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控制数0.65亿元、公务用车购买和运行维护费预算控制数2.6亿元、公务接待费预算控制数0.46亿元。
编辑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