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2084》这个书名,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乔治•奥威尔的超级畅销书《1984》,还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1Q84》,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2666》?
1月13日,在京举行的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法国当代小说《2084》中文版首发。《2084》出版后被誉为当今的《1984》,可与村上春树的《1Q84》和罗贝托•波拉尼奥的《2666》媲美。这部融想象、幽默、荒诞与现实为一体的小说中文版一亮相,立刻吸引了众多“眼球”。
《2084》译者、著名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中国社科院博导余中先,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安黛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家汪剑钊、著名书评人杨小洲、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兼海天出版社社长聂雄前等嘉宾出席了首发式。
据介绍,该小说作者布阿莱姆•桑萨尔为阿尔及利亚法语作家,曾获德国书商和平奖及法兰西学士院颁发的法语共同体大奖。小说在法国出版后即在欧美引起强烈反响,并获2015年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还被法国《读书》杂志评为2015年度最佳图书。
该小说以乔治•奥威尔的超级畅销书《1984》为灵感,讲述2084年之后,一个叫阿比斯坦的国家在地球上开始了其永恒的统治,旧世界不复存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被发明出来:新的语言、新的穿着、新的食物、新的睡眠。生活只围绕信条展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被流放到帝国管辖的一座深山疗养院治疗肺结核。他和路上遇见的人交谈,忍饥挨饿地坐着马车穿越帝国的领土,远离所有的城市。这次强制性的静养让他突然开始怀疑被强加的一切确定性……这是一部政治寓言,对社会、制度与人生有深刻的思索,语言富有张力,背景压抑,故事怪异,让人想起卡夫卡、昆德拉的作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小说,那我会不带任何评论色彩地简述:2084年之后,一个叫阿比斯坦的国家在地球上开始了其永恒的统治。”译者余中先表示,桑萨尔的《2084》通过对奥威尔的《1984》形式结构的某种摹写,有明显的互文性,可以说,《2084》是对《1984》某种形式的致敬。虽然小说充斥着大量人和物的细节描写,叙述节奏很缓慢,情节展开很拖沓,对话也少,读起来有点沉闷,但小说语言很漂亮,冷峻的讽刺,苦涩的幽默是其特色。
据悉,《2084》是“海天译丛”系列图书的一种。继2014《薛定谔之猫》被评为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之后,海天出版社持续在法国文学领域发力,去年推出了“左岸译丛”四册、《石头新记》等精品好书;2017新年伊始,《失控》、《太爱火柴的女孩》、《语言的第七功能——谁杀了罗兰·巴特》等法语力作亦引发各方关注。今年三月法语节期间,海天出版社还将邀请《2084》的作者桑萨尔和法兰西学士院院士拉费埃尔来深,组织作者读者见面会。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