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教育机构和学生们纷纷“转战”网络授课平台。“网课”在防疫的特殊时期,一方面保障了基本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给师生、家长带来了一定的隐忧: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大家的眼睛受得了吗?如何在居家学习期间科学护眼?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专家来支招。
据日前百度发布的教育搜索大数据显示,“网课”作为疫情期间保证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近30天搜索热度直线攀升,环比上涨1891%。“网课”的火爆也带动了儿童电子产品持续走俏,“儿童电子产品”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近30天环比上涨200%。
长时间对着手机、电脑上课、写作业,加上平时看电视、看书、玩电子游戏等,孩子正在成长发育的时期,眼睛能受得了吗?很多家长对此表示担忧。专家介绍,0至6岁是幼儿眼睛屈光状态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眼部肌肉会一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同时由于长期盯着鲜艳跳动的屏幕画面,视目活动大大减少,幼儿会比成人更容易形成视力下降。
建议2岁以下的幼儿应避免使用电子产品,2岁以上的孩子看电子产品要控制时间长度和方法。例如,建议用眼时间遵守“三个20”原则,即:每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远,观察20秒。户外光线对少年儿童眼睛具有保护作用,建议每天有1-2小时的时间来吸收户外多光谱,在这特殊时期,建议采用远眺或间隔休息的方式来保护眼睛。
除了控制时间外,“姿势”也很重要。大家在看电子产品和书籍时切忌“葛优躺”、趴着看、斜着看、仰头看。能用大屏,就不用小屏。屏幕越大,孩子也能相应地拉大与屏幕的距离,降低对视力的损伤。具体“姿势”可遵守“三个1”原则,即:手距笔尖1寸(约3厘米),眼距电子设备或书本1尺(约33-35厘米),身体距桌子一拳(约3厘米)。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近视预防。例如,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不挑食、偏食、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保证充足睡眠,除了晚上8小时以上的睡眠,中午如果有30-60分钟午休更好。即便宅在家中,也要进行适量运动。例如:广播体操、拉伸运动、仰卧起坐、跳绳等运动,每天不少于1小时。眼部小游戏,对孩子眼健康也很有帮助。
例如:家长可和孩子在阳台往远处望,把能看到的东西都变成搜索小游戏:比如找到小区花园里所有的休息凳。保护视力不是一时的,好的习惯才能保障孩子一生都拥有清晰的双眸。
据介绍,在我国,儿童近视占比极高。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且整体有低龄化趋势,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14.5%,小学生近视率36.0%,初中生近视率71.6%,高中生近视率81.0%。而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只能矫正,尚不能治愈,同时,高度近视可致盲。因此,预防是控制近视发生和加深的重要手段。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