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口岸规划......委员讨论的有这些!
记者 罗莉琼
2017-01-12 04:42

“十三五”期间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供应35万套;深圳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标准为本科15000元/人……为了吸引人才来深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深圳引进的人才,他们是否真的留在深圳干活?”11日下午,在深圳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一组分组讨论中,多名委员呼吁政府的决策要进行后期评估。

W020151003224340289768

“深圳的人才政策制定的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来深工作。但是引进有没有必要?引进了是不是会来?是不是来我们这里干活?”委员郭仁忠表示,他了解到有些专家签了5年的引进合同,有些专家们和其他城市签的引进合同还未到期,这些专家引进来后是否会留在深圳干活?“政协委员发挥政治协商的作用,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建议政府干什么,那么,对于政府已经着手做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做些评估。”

委员郭毅波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东的码头越来越多,由于香港费用太高,很多货车不再经过香港,而选择从深圳湾口岸等过关。“比如深圳湾口岸,有很多的货车通关场地,但这些口岸总说场地不够,非常塞车,拥堵不堪。”郭毅波说,一说到场地不够的问题,口岸方面就说是当初规划存在问题。“是否真的是规划存在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要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作出规划后,也要进行后期评估。”

20150410091233_81317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十一五’期间投资新建的最大的医院,于2012年7月开始运营,政府投资36.77亿元。”委员朱彦表示,她和政协委员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调研发现,该医院门诊量低收益较低,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该院医务人员的薪酬远远高于公立医院。“政府投了近40医院,该院占了很好的一块地,但现在的运营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们能否与该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协商,市人民医院也可以在港大医院开门诊部,提高使用率。”朱彦表示,她建议政府开展绩效审计,倾听政协委员和市民的声音,并对民生项目进行评估,以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