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09时05分,深圳市气象台在全市发布雷电预警,预计60分钟内全市将受雷电影响,并伴有6-7级短时大风。上午10点多钟,市内多地黑云压顶,暴雨倾盆,市民经历了今年以来最猛烈的一场雷雨。“这场大雨属于春夏之交常见的强对流天气现象,并非入汛的信号,今年深圳的汛期预计在四月中旬到下旬出现。”深圳市应急管理局专家对此接受记者采访表示。
市内多地黑云压顶
今晨暴雨全市无灾害无伤亡
市应急管理局综合防灾减灾处二级调研员王常效介绍,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的汛期大概在四月中旬到下旬,具体时间还是要根据当时的降雨情况来定。而在每年的汛期之前,三防部门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前期已经要求各区和各个成员单位进行了各行业和各区的防汛大检查,包括指挥部的更新情况、三防责任人的更新情况、三防物资的补充情况等,另外还要适时准备三防演练。”同时,预计在3月下旬到4月初,全市还要组织三防工作的明察暗访;在4月中旬到5月初,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还将组织全市检验性的三防演练工作。
对于今晨出现的暴雨天气,王常效表示这属于常见的天气现象,“春夏之交很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情况,这个雨量总体来说不大,预报雨量是20~30毫米/小时,没有造成什么灾害,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深圳“智慧三防”系统完成硬件建设
据了解,自2019年机构改革后,深圳市三防办划归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深圳市城市运营中心建立了三防指挥大厅,进一步完善智慧三防系统。该系统将增加三防工作的信息化、科技的含量,提高预测、预报、预警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
据了解,三防智慧系统第一阶段将实现态势感知全域化,将把全市三防成员单位的预报、预测、预警数据汇总过来,系统建设完成后,在指挥大厅里面就能动态掌握全市在台风暴雨天气下的态势。如此一来,在台风暴雨情况下,通过该系统就能对全市的运行情况有总体的把握和了解。
到了第二阶段,智慧三防将建设模拟仿真系统,通过模拟降雨收集数据,将会对哪些地方有影响,淹没面积、淹没范围、受影响的人口等数据都能够直接计算出来,提高决策效率。王常效表示,通过建设智慧三防的信息系统,将提升城市的整体防御水平,保证城市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目前,智慧三防系统已经完成硬件建设,尚处调试阶段,预计将于今年汛期时启用。
市民可参考新版气象灾害风险提示避险
此前,《深圳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提示(2020年版)》在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官网发布。该版本是由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围绕城市安全发展和防灾减灾救灾需求,自2019年印发了《深圳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提示》后,又根据去年灾害性天气情况,对积水参考降雨阈值和对应风险作了优化调整后修订。王常效表示,新版本的发布将为各级三防部门提供参考,“各级政府、包括各级三防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根据阈值以及降雨情况,可以做一个事先的判断和处置。”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新版风险提示同样有意义,“比如说在台风暴雨天气,我们在居住的地方,或者说出行路过某个地方,可以根据这个阈值进行判断,避开风险。”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