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疫情过后组个饭局,美味之中还有人生秀场
读特作者 刘晗
2020-03-18 14:55

吃,不仅是满足胃的欢愉和口腹之欲,更是人类社交的重要环节。例如,组个饭局。它能在一桌佳肴面前升温情感,该说的话、想念的人、需要达成的目的,可能都在这饭局里起着作用。食之有味,局中有迷,则是吃文化中一道有趣的“算术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已是许久没有组过饭局了,外面的烟火气,排长龙等待美食的情景,此刻不逊于美食本身的诱惑。有时候,想组一个饭局比吃什么都为令人向往与急切。只盼疫情早日过去,邀上亲朋好友围坐一圈,以美食之名畅谈人生。

《饭局的起源》作者、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马丁·琼斯以讲故事的方式,为我们梳理了千万年以来,“人类”分享食物的历史。从人类近亲黑猩猩分享一只髯猴的活动,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者的大型狩猎活动,再到农业起源之后人们在定居活动中的饭局,再到希腊罗马时代的经典宴会,再到现代大学教授们的晚宴。内容涉及古生物学、考古学、文献历史学、艺术史等。全方位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我们人类这么喜欢组织参加饭局、分享食物”。

《饭局的起源:我们为什么喜欢分享食物》

(英)马丁·琼斯 著

陈雪香 译 方辉 审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10月

吃的历史与人类发展的进程几乎同步,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到石器时代的协作捕猎,从古罗马时期的盛大宴席再到如今家庭的日常聚会,人们为何在吃饭时有着积极的分享精神?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马丁·琼斯 (Martin Jones) 以考古发掘与田野调查解答了这个问题。如他的《饭局的起源》解密由来已久的“食之味,局中迷”。

事实上,动物与人类在“吃”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亲昵的人之间互相喂食,周期性寻觅食物等等,他们出于同一目的找寻将群体聚集在一起,这种复杂的交换成为如今饭局的雏形。人类注定要摆脱一人食的孤独,追求多元化的食材,乐于在聚餐时找到同好,交流美食心得。一桌席不仅可以品味到饕餮盛宴,还能洞察出文化的味道,个人的性情。

从食物窥见性情

人类学家致力于研究生存目的之外一切与“吃”相关的习俗、宗族、阶级、信仰、禁忌,以家庭、身份、权力的视角阐释这些层面的差异与共性,正是这些构成了所谓的饮食文化,如果梳理一个人一生的饮食清单,就能追溯他的气质性格、社交范畴,甚至可以找到所有值得庆祝的人生转折点。在不经意间,饮食透露出了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隐私和风格。

一人食、二人餐、三人成局。吃饭最低级的填饱肚子的需求,到追求格调,再到奉为礼仪经历了悄然的飞跃。从泥板文书上可以追溯到古代苏美尔人的聚餐菜单,奢华的盛器餐具、隆重的礼仪以及华丽的服饰。如此高级料理讲究的排场让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不禁令当代人汗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口腹之欲的满足越来越容易,卷入到快节奏生活、需要独自觅食的上班族无暇顾及吃的品质,似乎也愈发敷衍了事,速食快餐等等填饱肚子为上的食物占据了大多数人的餐桌,更别提摆出体面的宴席、选择营养丰富的菜肴了。

而在宴席上,对于饮食有着不同理念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分成两派,有倡导健康膳食的,就有乐于尝鲜的,甚至为了吃到所谓的“山珍海味”而不择手段。他们是食物的猎奇者,觅食对他们而言好比探险,将珍稀动物搬上餐桌,殊不知他们的一时痛快逐步将自己置于死地,如琼斯所说,“作为杂食动物,我们人类消费了大量来自不同营养级的食物,这些食物中也包括其他杂食动物,看来,我们的行为正在将我们自身所属的食物网置于永久被破坏的危险之中。”这些进食者心急如焚地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反噬着自然给予的恩惠,释放着人间的贪欲。

罗马盛宴最能体现分享食物破除人与人之间“界限”的重要性,无论身份高低贵贱,贫穷或者富有,尤其在多种族融合的边境更为显而易见。所谓“入乡随俗”,“吃”是最容易让异乡人融入当地、拉近关系的途径,一口饭食改变的不仅是他们对于陌生环境的戒备,与此同时还带动了他所联结的社交网络。从抵触到融合,从边缘到主场,饭局的意义不再是一桌堆砌的食物,而是社群之间的互动,在发现新的食物或者吃法,重新定位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如果说一个人与任何陌生人之间的间隔不会超过六个人,那么饭局就可以被视为一种联结更广泛文化关系网的小世界,以食物沟通文化表达情感。

当餐桌成为秀场

远古时代原始人协作捕猎,宰杀了驯鹿、野牛、猛犸象,围坐在篝火旁分享食物,这顿烧烤饱餐之后再用兽皮、兽骨搭成房子,一举多得。英文中的“焦点”(focus) 就来自拉丁语的“火塘”,除此之外,还暗含有“家”的意思。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Claude Levi-Strauss) 就赋予场景中心一种社交语言,他认为,女性掌控着火候,内凹的厨具、节俭包容的姿态都被视为“内烹饪”,而在火炉之外,充满着变数与危机,也就是男性主导的“外烹饪”,他们会直接把食物放在上面烧烤,多余的肉则被被弃,肆意浪费。

列维-斯特劳斯对于“内外烹饪”的看法类似于俗话的“文吃”与“武吃”,一种是精致的小火慢炖,另一种则是粗犷的大快朵颐,不仅彰显出性别对驾驭饭局的特质,以“灶火”为切入点划分出了不同的社群,惬意地聚拢在一起,亦或是自由地分散开来,折射出了人类的两种生活方式,即定居与游牧。如今,餐桌代替了那团火,“内外烹饪”无疑也在暗示着两种常见的饭局模式——桌餐与自助,一种偏向于条理与秩序,一种暗示着某种动荡和不稳定。中国人经常“共食”,众人聚在一起,所有人的筷子伸向同一道菜,西方则以“分餐”为主,即便围坐在一起,也是各人使用自己的餐具,互无交集。两种文化下的进餐模式在情感、健康上各有利弊,也可以洞悉中西方人交往之幽微。

众人谈笑间津津有味的欢乐,远远大过一人吃独食瞬间风卷残云。所有行动、表情都随着食物的升温而活络起来,宴席上微妙的言语拉近彼此的距离,头脑风暴,其乐融融,但也有将一席牙祭酝酿成鸿门宴的可能。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观点的站队,有眼缘的人抱团儿,小团体的圈子就是在餐间形成了隐形的关联,座次隐约透露出关系亲疏、老幼尊卑,也就是说,正是饭局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搭建了纽带,吃饭这桩小事就是这样演变成社会生活的核心。茶余饭后的闲谈也是八卦趣闻的诞生地,口耳相传的消息就此不断延伸,共享食物的同时,也瓜分了传闻,那个“说故事的人”仿佛现场的脱口秀艺人,当餐桌演变为秀场,因为有了众多听众,他才名正言顺成为继食物之后的第二个焦点。无论在家庭聚餐还是盛大的宴会中,有话语权的人也会像国王一样被捧到“C位”,成为众人瞩目之人。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

(作者:读特作者 刘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