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记者从龙华区教育局了解到,在近日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的2019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龙华区玉龙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龙华中心小学的教学成果获省一等奖、行知小学获省二等奖。同时,该区基础教育类获省一等奖数目在全市各区中排列第二,创造了龙华区申报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最好成绩。
玉龙学校:用课程“链接”生活
玉龙学校新生活课程体系立足生活,传承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以“生活为源、发展为本”为办学理念,推行新时代新常态下的新生活教育,落实国家“五育并举”新理念,深化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培养学生立足社会和自我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它从智慧生活、创意生活、健康生活和艺趣生活四个维度,开设70余门校本课程,建立新生活课程资源库;建设课程功能空间;以课程+社团、主题+活动、学校+家庭为主要形式,探索分年段多样实施策略;建立“玉龙成长银行”,发行“龙币”,构建以积分成长、龙币奖励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
据悉,该成果先后获“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方案一等奖”“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征集活动一等奖”等荣誉,在省内外12所学校推广应用,受益师生群体3万余人。
教育科学研究院:一校一品+社团
一校一品+社团”区域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模式是龙华区在华南地区率先探索的一种新型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模式,即在全区范围内,一所学校要至少形成一项全体学生应知、应会的特色运动项目并形成品牌,开展多项全体学生喜欢的社团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
其具体做法是构建运动项目“课堂+社团”、特色项目“必修+联赛+展示”课内外一体化学习模式,学生毕业前可系统学习到三项以上用于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技能;组织“跨学科、全员参与、定期举办”学科联动的特色项目班级联赛、区级特色项目成果展示交流等形式营造积极的体育氛围和学习环境。
通过6年的实践,目前,龙华区学校体育已初步形成“校校有特色、年年有展示、班班有队伍、人人有技能”新的学习模式,学校体育目标更加明确、教师研究素材更加丰富、学生体育更加积极。
龙华中心小学:校园体育综合运动干预
龙华中心小学课题组立足学校实际,面对小学生健康水平日趋下降的情况,勇于担当,遵循“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发动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从2001年开始,经过快乐体育运动起步,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和综合体育运动干预实施三个阶段,在市、区、学校领导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书记汪晓赞教授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通过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活力校园构建、家校联动开展、“‘活力五色花’校长挑战杯”奖励计划实施、运动智能监控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积极的干预实践,形成了发现式3M行动体育教学方法和综合运动干预经验,提高了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体育品德和学习成绩,实现“立德树人、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
行知小学:构建“1+1”课程体系
行知小学“1+1”课程体系是在国家课程框架内,将1门校本必修课植入1门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以“1+1”结构高度融合、共生共长,共同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校长满小螺带领团队站在传统文化与哲学的高度,经过14年的探索与实践,从课程建设角度,找到了一条全员化、系统化、生活化、常态化“轻负优质”的教育路径,破解了以多取胜、师生负担重、国家和校本课程融合性弱、整体育人效果不佳等教育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
据了解,“1+1”课程体系入选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获得著名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行知小学也多次被评为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区教育先进单位,成为深圳本土的教育品牌。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