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16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马化腾、李彦宏、杨元庆、吴鹰等IT领袖就创新与共享经济议题各抒己见。 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27日上午,我国信息产业年度盛会——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正式拉开帷幕,李彦宏、马化腾、杨元庆、贾跃亭等海内外IT业界领袖、行业精英、专家学者再次相聚深圳,围绕“IT·智能·共享”主题,聚焦产业热点,进行思想碰撞,探讨创新之道。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参加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国家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以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吴鹰在开幕式上致辞;市长许勤主持开幕式。
“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的信息产业从深圳开始、从深圳创造、从深圳走向全球。”在致辞中,怀进鹏表示,中国IT产业大有可为,信息产业大势所趋、大有可为,“十三五”时期,工信部将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突破核心观念技术,夯实产业发展新基础;二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三是坚持围绕智能制造、智能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物联网以及两化融合;四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际交流,有效提升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
袁宝成表示,作为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广东省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将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接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作用,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信息化新业态,发展分享经济,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着力打造全国信息化先导区。
开幕式后举行了前沿科学与技术论坛,2016年IT领袖峰会针对智能技术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同时设置了“IT创新与共享经济”、“互联网与智能时代”等高端对话,并对“信息经济与跨界并购”、“结构性改革与消费升级”、“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O2O与互联网金融”等4个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峰会期间,《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深圳IT产业发展报告》等正式发布。
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由深圳市政府与数字中国联合会共同主办,自2009年以来,峰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影响力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影响IT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芮晓武,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以及深圳市领导张虎、郭永航参加活动。
【读特新闻+】
高端对话历来是IT峰会的重头戏。
27日上午的高端对话以“IT创新与共享经济”为主题,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等大佬上场,乐视创始人、董事长贾跃亭首秀IT峰会。
在主持人吴鹰的尖锐的提问和“煽风点火”之下,四位“大佬”金句频出,“拉帮结派”搞对抗,精彩纷呈,引来台下观众掌声、笑声不断。
谈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将送别翻译职业
无论是本届IT峰会的主题,还是本次高端对话的话题,都离不开“共享经济”这个关键词。
此次高端对话暖场时间,主持人吴鹰将第一个问题抛给李彦宏,像百度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掌握了海量的数据,每分每秒都在快速增长,数据在大公司手里会不会“阻碍”行业的发展?
李彦宏表示,百度每天都能积累大量的数据,但并不觉得这些数据本身能直接产生太大的价值。要想让数据产生好的价值,真正对社会有益,必须跟各行业进行结合,所谓互联网+,就需跟医疗、金融、教育结合,看分别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影响。数据只有共享出来,才能有好的价值发挥。
“百度不仅愿意共享数据,也愿意共享很多技术。”李彦宏表示,百度愿意把语音识别及时开放给大家,百度才能很好地提升自己。
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什么样的职业?李彦宏认为其中一个职业就是翻译,不管是同传还是交传,这个职业在将来就消失了。技术会不断带来新的东西,一方面给人带来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会给人带来收益,最后用共享经济的模式让人从技术进步中受益。
吴鹰戏称杨元庆的联想很“不幸”地被认为是传统企业,IT企业怎样服务共享经济,联想的战略是什么?
杨元庆试图挑战主持人吴鹰用“共享经济”的说法,两人就“共享经济”还是“分享经济”展开交锋。杨元庆表示,今天的分享和IT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如果没有IT技术的发展,就可能没有Uber和滴滴了。联想也会运用分享经济。比如联想正在考虑用分享平台,工程师可以在家里,只要登录到服务平台,就可以及时发现附近客户的需要,可以很快上门服务。基于IT技术分享经济远没发展到尽头,才刚刚开始。
PK焦点:三座大山?还是组团对抗?
第一次参加IT峰会的“新生”贾跃亭,显然不受主持人吴鹰的“待见”,几次被吴鹰戏称“公司小”,引来观众和嘉宾们的爆笑。
谈及挑战BAT三大巨头,贾跃亭笑称在BAT三座大山的压力下,很多创业小公司生存艰难。乐视并没有想挑战BAT或联想,乐视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否创造一个全新的惟独,或者更高的维度,而不是和联想、BAT在同一个维度来竞争。
贾跃亭认为,乐视有7个子生态,涵盖的7个产业看似都有竞争对手,但恰恰相反,乐视希望创造全新的生态价值和所有的竞争对手能够实现共享,变成正真的竞合关系,“乐视和BAT不是竞争关系,是处于不同纬度来进行生态共享”。
对这种回答主持人吴鹰并不买帐,提出假设联想和乐视合作,能否打败BAT?贾跃亭认为,要是乐视和联想在一起,将有与BAT一战的实力。杨元庆先赞同贾跃亭打破“边界”的说法,但随后戏剧性“倒戈”,他表示,乐视可能跟联想有诸多竞争,联想更愿意跟BAT合作。
贾跃亭对乐视一开始就走全球化的策划解释称:“我们应着眼于全球,不仅是停留在中国市场,这是生态经济的第三大特征,是否能够全球化,才能证明你是否真正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中国用户创造价值。”
在贾跃亭频频示好后,杨元庆表示联想和乐视可以很好的合作,至少在国际化方面超过BAT,这需要两者把握自己的优势,“我认为非常有可能,这取决于贾总的智慧”。
把脉风向,企业应用市场还需十年培育
说到竞争,自然绕不过马云和马化腾。即便是马云没有出席昨天的峰会,主持人吴鹰也几次提及腾讯和阿里巴巴合作和竞争。
外媒关注微信热潮,称“中国程序第一次占领西方市场”,作为腾讯的拳头产品微信“火”到国外。阿里推出“往来”对攻微信乏力,又推出钉钉来主攻企业市场。吴鹰问到,阿里最近推出了钉钉,大概不到一年时间拥有100多万企业用户。腾讯会不会推出企业版微信?
马化腾表示,腾讯有企业企业内部通信工具,暂定名为企业微信,跟企业OA深度整合,效果不错。但对消费者来说,他预测不会出现像微信那样的浪潮。“企业的市场在国际上看是很大的市场,但在消费者端很少去谈论公司用什么牌子,不会形成消费级的浪潮,其实在国内发展慢。”
至于企业市场的前景,马化腾认为,企业IT服务现在往云化的方向走,但是从社交通讯的角度来看,特点是网络效应的规模非常明显,通讯和社交的规模非常明显,看似100个集群和一个大网是一个价格,其实完全不同。
李彦宏认同企业市场非常大的观点,问马化腾是否不想进入这个市场。“它会慢很多,不像消费者初级应用,瞬间传播。我感觉它会慢到终端发生变化又可能推翻它。”马化腾表示,企业市场不是发几个PR稿就能造势起来,终端会有很多想象,但更多还是在消费级市场起来,企业级市场是慢工出细活,要有一个十年八年二十年的时间去做。
编辑 刘波 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