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超过10%的新冠病毒感染为出现症状前传播

英文深圳日报
2020-03-17 15:03
摘要

一个由美国、法国和中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杂志《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上发表论文,计算出在新冠病毒感染链中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播的平均时间(即序列间隔)约为4天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Science Daily)3月16日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传染病研究人员确定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并发现超过10%的感染都是来自携带病毒但未出现症状的患者。

一个由美国、法国和中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杂志《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上发表论文,计算出在新冠病毒感染链中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播的平均时间(即序列间隔)约为4天。

流行病传播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单个病例的感染人数(繁殖数)和感染下一个人需要的时间(序列间隔)。研究人员表示,新冠肺炎的序列间隔时间很短,这意味着疫情会迅速蔓延,而且可能很难控制。

“埃博拉病毒的序列间隔长达数周时间,因此相比序列间隔只有几天的流感更容易控制。公共卫生官员因此在应对埃博拉病毒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在病毒进一步扩散之前及时地进行识别和隔离。”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综合生物学教授劳伦斯·迈耶斯说道,“数据显示这种病毒可能像流感一样传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迅速采取积极行动。”

迈尔斯教授和她的团队对中国93个城市报告的450多起感染病例进行了研究,发现无症状患者也会传播病毒,即所谓的症状前传播。他们在论文中提到,超过10%的感染都来自那些携带病毒但还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的人。

研究人员此前对这种冠状病毒的无症状传播特性还不太确定,现在这一新的证据可以为公共卫生官员控制疫情传播提供指导。

迈耶斯教授说:“这也证明隔离检疫、学校停课、旅行限制和取消大规模集会等全面控制措施是必要的,因为无症状传播使得疫情控制格外困难,需要极端的控制手段。”

她同时也指出,随着全世界每天出现的成百上千新增病例,这些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不同的指向意义。感染病例的报告也是基于人们对曾去过哪里和曾与谁接触的回忆,很难保证没有偏差。此外,如果卫生官员迅速采取行动隔离患者,病例增加的情况可能也会减缓。

据悉,本次研究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研究人员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以及中国的大连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大学。

见习编辑 方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