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记者从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历时4个月的市政箱体信息采集、定位和系统搭建工作于今年1月完成。据了解,通过20余名工作人员实地普查,联系10余家权属单位,共收录3420处市政箱体信息,并反馈255处破损问题。
据了解,为加快解决罗湖区市政设施管理粗放、日常维护不到位等市容环境短板问题,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率先打造市政箱体信息管理系统,给箱体设施都打上二维码“名片”,让科技赋能市政箱体管理,是对提高罗湖区箱体问题的反馈整改效率、对箱体权属单位刷新修复进行动态跟踪及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将助力罗湖区维护更有序、整洁的城市公共空间。
罗湖区市政箱体信息管理系统由“一库一码一图”三个部分组成:通过采集市政箱体信息,借鉴户籍制度,完成市政箱体资料库,全面掌握辖区市政箱体台账;利用数据库,针对每一个市政箱体编辑专有信息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了解箱体信息及维护情况,增强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参与感,解决市容问题的同时也降低管理成本。箱体权属单位日常清洗刷新也将通过二维码进行登记;使用专业GPS设备将涉及10个街道、70余条道路设施定位至一张地图上,形象展示分布位置,给后续箱体整合提供信息支撑。
目前已选取黄贝、东门街道辖区开展试点,市民用手机扫描张贴在市政箱体上的卡片式专属二维码“名片”,即可轻松获取当前所在市政箱体的功能、权属及维护信息,还可通过信息界面反馈投诉存在问题,参与城市管理。辖区另外8个街道辖区的市政箱体二维码“名片”张贴工作预计在5月前完成。
下一步,罗湖区将根据使用情况不断完善市政箱体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设施权属单位日常维护行为,试点整合箱体,提高全区市政箱体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