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95年前周恩来工作场景,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对外开放

广州日报
2021-08-01 20:43
摘要

8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正式对外开放,迎来了首批参观者。


8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正式对外开放,迎来了首批参观者。

盘点了周恩来、聂荣臻等军委成员在广州的革命足迹

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万福路190号,是一座始建于1922年的骑楼建筑。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

在一楼大厅,布置了《星火燎原——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陈列展览》,分为“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诞生” “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活动”“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影响”三部分,通过众多珍贵的史料和档案,全面介绍中共两广区委军委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的发展历史,盘点了周恩来、聂荣臻等军委成员在广州的革命足迹。

展览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节点为索引,展现了在中共两广区委军委的领导下,共产党人创建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培养第一批中共军事干部。

修旧如旧,生动再现95年前周恩来工作场景

负责整体设计者表示:“这里是中共最早的军事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工作的开始。场景设计的理念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依照军委当年驻在此地时的情景进行了场景重现,生动展现了当年周恩来领导下军委的工作情况和日常生活面貌。”

在二楼设置了场景复原区,参观者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战斗、生活的场景,聂荣臻、黄锦辉等军委成员的办公、居住场景,一秒穿越到那个风云变幻、激情热血的年代。

进入二楼的大门后是大厅,如今布置了一张长条方桌,周围安排了一圈靠背椅。据专家们的考证,这里在当年作为会议室使用,军委经常在此议事。

大厅左侧是军委办公室。大厅靠马路的一侧,是军委的会客室,现在这里摆设了一套西式的沙发,角落里摆放着一盏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格的花盏式台灯,沙发前的茶几上,老式的暖水瓶和茶杯,仿佛正在等待着来人。当时,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当年经常在此接待客人,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常来此做客,胡公冕、宋希濂、陈恒乔等黄埔军校师生亦曾到此拜访周恩来。

周恩来和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是大厅西面一间狭长的房子。如今房间里面根据当年的时代风貌进行了再现。大厅东面还有两间小房子,是聂荣臻等人的宿舍。

旧址正立面的立柱、山花、阳台等都鲜明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色彩,体现出广州历史建筑的多元风貌。旧址一度被改为民居,居住密度很大。越秀区将历史租户合理安置腾迁后,经严密考证、调查,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建筑存续情况良好的部分,如杉木门窗、压花玻璃和原有花砖地面。同时基于对历史的充分尊重,对建筑内部一些在后期经过改造的地方,如部分地面、楼梯等进行了修补、复原处理,力求还原建筑旧貌。

专家点评:纪念馆要进一步深挖军委的历史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黎显衡说,“两广区委军委在广州起义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起义的第二天,叶挺、聂荣臻等就指出,广州四面都是敌人,起义部队应该撤出广州,到农村去,走到农村包围城市这条道路上来。今后,纪念馆要进一步深挖军委的历史。当时军委的成员现在都已经为革命牺牲了,或者病故了,但他们的后人还在,可以通过他们,更多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把我们的红色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

“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第一个建立的地方军事机构,是全党第一个军事委员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原副会长黄振位指出,“军委旧址是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运动的开山之地,是最早领导革命军事斗争的实践之地,也是中共广东组织乃至中国共产党人登上军事舞台、开展军事运动的初心之地”。

黄振位指出,这处革命旧址铭刻着革命先辈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诸如曾在军委工作过的周恩来、聂荣臻、张伯简等,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熊雄、黄锦辉、黄日葵等,先后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周恩来侄孙女、广东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南方红色研究院副院长周晓瑾说:“几年前,写《信仰——周恩来岭南纪实》我采访黎显衡馆长。他说1971年11月26日下午三点半,周总理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率领的越南党政代表团,参观胡志明1925年在广州办的越南青年训练班旧址。睹物思人,周总理突然转过来问黎显衡:‘广东区委旧址在哪?’黎指了西面的方向。这时,周总理情不自禁走出阳台,朝那个方向观望许久,若有所思。”

周晓瑾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陈永红粗略统计,1932年前,周恩来在广东遇险多达6次,其中“8.24宵禁”险遭枪击、中山舰事件后被蒋介石软禁,都发生在军委旧址附近。

“最后,我想对爷爷说:亲爱的爷爷,您看90多年前建立军委的地方,成为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参观瞻仰的地方,成为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革命者、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从此以后,逢纪念日给您献花的地方,除了文德楼,我还可以来这里”,讲及此处,周晓瑾语音哽咽,情难自持。台下观众也纷纷拭泪。

(原标题《再现95年前周恩来工作场景,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对外开放》)

编辑 刘桂瑶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王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