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如何判断要不要送急诊

2016-12-26 02:43
摘要

孩子生病,如何判断要不要入诊

隆冬季节,因为天气寒冷及雾霾增多,室内开窗透气较少,孩子咳嗽感冒生病的情况变多。对于父母来说,假如孩子半夜生病,要不要立即送急诊?

小编的朋友最近就遇到了一件让她心有余悸的事情。几天前,她家孩子半夜哭醒,还有点呼吸困难,她以为只是普通的病毒感染,抱着哄哄,等到天亮看医生也不迟。结果到了第二天送医院后,医生检查了宝宝的含氧量,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迅速给宝宝吸入药物,并且说,“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等,我可不想看到孩子脸色发紫!”

朋友说,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因为自己对孩子病情缺乏判断,差点误了大事。不过,这件事告诉我们,父母还是需要有些常见的医疗知识,至少在是否送医院急诊这个问题上,能够做好判断。

送娃去急诊,其实很折腾!

关于是否需要送孩子去急诊这个问题,美国的父母也很纠结,原因无他,因为美国的急诊费用实在太高了,而且很多医疗保险是不能完全覆盖急诊费用的。记得前段时间中国爸爸在美国旅游孩子手脱臼的事情吗,仅仅看了一个急诊,处理了一下脱臼,竟然花了1万多人民币 …

而且美国的急诊因为人手紧张,会根据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安排,如果只是小病的话,等上几个小时都有可能,真是费时费力还费钱!

所以,对于孩子是否需要去急诊,父母心中需要有一个标准,得做到大病不耽搁,小病不折腾!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急诊呢?

美国专业的儿童杂志American Baby针对父母是否需要送孩子去急诊这一问题,采访了诸多名医,总结了三个必须和四大标准。

1、三个必须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有下面的症状,是一定要送急救的:

神智不清醒 必须送急诊

脸色发紫 必须送急诊

身体受伤严重 必须送急诊

2、四个标准

上述三个必须很好判断,因为表征很明显,但如果孩子表征不明显又该怎么办呢?美国儿科协会会员Marc医生就提出了 ABCD四大标准 帮助父母判断孩子病情的严重程度。

Airway(气管)

如果到肺部的通道阻塞,比如说孩子有窒息的问题,立刻对孩子进行急救,并且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至于急救的话,有一套叫做 CPR(心肺复苏术)的救生方法很管用,这是美国家庭非常推荐掌握的一套救生方法。(CPR详细指南我们之后会整理推送哈)

昨天有位读者说自己的孩子出生第四天呼吸骤停,多亏她的妈妈临危不乱,给宝宝做了急救才挽回一套生命,所以,这套CPR救生术非常建议父母们能够掌握!

Breathing(呼吸)

急速、大声的喘气或者叫声表示孩子呼吸不顺,一般是因为呼吸道感染或者哮喘发作,丹佛儿童医院的首席医疗官Joan Bothner医生说,一般发送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的胸脯会激烈起伏或者腹部在动。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急诊,

对于婴儿 - 如果 1分钟呼吸60-70次以上 则需要急诊

对于1岁的孩子 - 如果 1分钟呼吸40次以上 则需要急诊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 -如果 1分钟呼吸30次以上 则需要急诊

Circulation(循环)

这不仅仅适用于外伤,还适用于脱水呕吐和腹泻,从而血液循环不畅,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需要静脉输液,表现症状是:

排尿减少(一天少于两次),头部有软的凹陷点,口腔发粘,哭时没有眼泪,眼眶凹陷有黑眼圈,精神萎靡,脸色苍白以及皮肤湿冷。

Disability(行动困难)

当孩子没有意识或者有癫痫发作,包括走路一跛一跛的或者抽搐,遇到这种问题需要第一时间打救护电话。

5%的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症状是肌肉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有时意识丧失),症状有点吓人但一般是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当孩子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去急诊以确定是否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如果以后再发生的话,可以先观察是否症状持续超过 5分钟,如果超过的话,一定要送去急诊。

小结

大多数的发热患儿是不需要夜间急诊的,最关键是降温不是就诊。体温降至正常后患儿烦躁哭闹不停需夜间急诊。

多数咳嗽患儿是不需要夜间急诊的。如患儿有喘憋、呼吸快或咳嗽呈犬吠样应夜间急诊。

呕吐腹泻一般不需要夜间急诊,如伴有精神萎靡、烦躁、发热、尿量明显减少应夜间急诊。

小婴儿出现吃奶量明显减少、呛奶吐奶严重、精神萎靡、发热均需要夜间急诊,孩子太小,病情变化快,不宜延误。

如果您觉得孩子和平时状况相差较大,也是就诊的指证。

当然,异物吸入、严重外伤、误服药物等肯定是需要急诊的。

善于归纳的家长会发现,上述需要就诊的情况中多包括孩子精神不好。对的!一定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精神状况好,大可不必夜间紧急就诊。但如果孩子不停的哭闹,烦躁不安,或非常萎靡不振,就需要紧急就诊。

对一般高热、咳嗽、呕吐腹泻的孩子,夜间急诊时主要给与相关的对症治疗,而一些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往往还要第二天再在专科就诊。孩子生病本来需要很好的休息,这样反复就诊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了。

掌握需要急诊的指证,减少不必要的夜间急诊。

来源 信德文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