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80后画家笔下的重工业时代“消亡史”

记者 尹春芳
2016-12-23 17:43
摘要

作为深圳本土优秀青年美术家推广工程(第四阶段)的活动之一,何良丰油画作品展22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何良丰16幅作品,题材集中在重工业方面,观众可以借此一窥他的艺术风格与理念。

作为深圳本土优秀青年美术家推广工程(第四阶段)的活动之一,何良丰油画作品展22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何良丰16幅作品,题材集中在重工业方面,观众可以借此一窥他的艺术风格与理念。

何良丰于1980年出生于浙江,毕业于北京地质大学,就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究生。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自小对艺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悟性与挚爱,对艺术热切执着的追求与高昂充沛的创作热情。

2014年,他凭借《重工业.安全生产》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同年,《国防.舰造》入选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在2015年度,他五次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在2016年入选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美术人才。今年他出版了《何良丰油画作品集》。 

何良丰《重工业》布面油画150X200CMX2+入选2015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中国侨商联合会)

何良丰《重工业》布面油画150X200CMX2+入选2015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

废旧的机器、残破的零件、锈迹斑斑的记忆,出现在何良丰作品的这些元素让人自然想起重工业时代。事实上,他的作品均围绕着重工业题材去展开命题创作的。如“重工业系列”;“国防.舰造系列”;“党河线上系列”;“红·意象融合系列”。这几个系列主题作品,基本构成了何良丰油画艺术特色与风格。

在他的笔下,不仅仅表现出对大工业诗意、梦幻般的追忆,而且还呼唤着人们对所处环境的思考。荒凉的、平凡的、螺钉与螺钉、设备与设备、钢铁与钢铁之间记录着一代人抹不掉的记忆,经过岁月的沉淀,废钢铁在他的笔下被抽象为一组组色彩和线条的交响,构成了流动的令人回味的画面。

谈到为何对重工业这一题材特别钟爱,何良丰表示,现在我们的发展很多程度上是重工业时代打下的基础,当我们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一方面,我们需要回忆那个时代的前辈为之付出的努力,感应他们的付出。这些退化了的机器连接的是人、社会与时代;另一方面,工业时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也是时代的进步,我们需要一个更环保的环境。“我希望以写诗的方式,通过这些人文化的机器,来引发人们的思考。 ”

传统工业题材,过去几十年来无论中外,已有不少画家甚至名家广泛涉猎过,产生过许许多多佳作甚至经典之作。不少业内人士很难在这一创作领域能有所突破。当下许多画家尽量回避它。但何良丰却知难而上,他努力在选材角度、构思立意以及技法表现上寻找突破口。

何良丰说,他的风格是通过对对象的分解,用一种抒情的笔触,完成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交叉。“借景抒情,我希望强调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一种对话,进而达到一种共鸣。”为了更好的表现这一题材,何良丰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从内蒙古到大庆,再到南方的码头,对着大型机器,他大量的写生,以自己风格的绘画语言完成作品。

艺术家文祯非评价何良丰的作品时认为,在中国当代青年油画家作品中,以独特的语言和挑战性的视觉表现工业题材,应该是不为多见的。何良丰画面中废弃的机械图式语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鲜的审美体验,更引发了我们对中国踏入现代社会以来的文明变迁、艺术发展趋向、民族审美定式和艺术的时代精神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据悉,此次展览展至12月28日。

编辑 左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