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春节假期计划被打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随之而来的谣言,春节期间,口罩、酒精等应急医疗物资价格飞涨,不少市民抢购囤积货品,交通运输受阻,复工复产时间延长更让不少企业为此“头疼”。在保障民生供应的同时,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对市民和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疫情发生之初,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岗监管局就已主动出击,积极协调物资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民心,来到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又主动对接,减轻企业复工负担。
2月12日,龙城所执法人员检查辖区零售药店价格及供应情况
市民宽心:应急物资加急生产
据了解,在得知疫情导致口罩等医疗物资紧缺后,龙岗监管局马上调查摸底,从全区筛选出100余家经营范围相关的企业,逐家核实产能状况、复工计划和问题困难,挖掘出具备转产潜力的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引导企业选择最适宜的产品技术路线,为企业精准制定复产、稳产、扩产项目推进计划表。
1月29日,推动英诺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办理好全市第一张医用口罩出口转内销备案凭证;
2月19日,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从零开始仅用16天获得医用口罩产品生产应急备案凭证;
2月22日,深圳市拓野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完成应急备案;
2月24日、3月1日,深圳市德睿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瑞之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办成全市第一张、第二张“医用N95口罩”应急备案凭证,全区医用口罩产能跃增步入“快车道”。
……
为尽可能缩短口罩生产后期处理时间,保障物资及时供应市场,龙岗监管局一对一专人指导帮办医疗器械应急备案等手续,利用企业间不同的产业优势,串连起不同类别的生产企业,实现企业在口罩灭菌、解析、检测等环节无缝衔接,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驻点帮扶,全程支持。全流程全体系跟进,在产品设计选定、车间规划改造、生产体系建设、产品试产送检、申报材料准备等不同阶段,邀请专家进行辅导,为企业迅速投产开辟“绿色通道”。到目前,龙岗区全区医用口罩产能增长已跃上“快车道”。
龙城所执法人员检查农贸市场农产品保供稳价
市民放心:做好食品保供稳价
在稳定物价保障供应方面,龙岗监管局紧紧抓住批发市场和生产、流通“一体两翼”,以“菜篮子”保障为核心,组织货源,扩大供给,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和价格稳定。截至目前,龙岗区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78个农产品零售市场、27个大型商超正常营业;海吉星日进货达5272吨;全区生猪日均屠宰量稳定在1600头左右,家禽日屠宰量稳定在2万余只,各类肉品、蔬菜、水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平南所执法人员对辖区农贸市场价格及供应情况进行检查
晶报APP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龙岗监管局推动承担全市85%蔬菜供应的海吉星市场紧急调配货源、持续扩大供给、动员商户提前开业,蔬菜供应量从1月27日的1200吨猛增至28日的3600吨,30日达到5600吨,有效保障全区、全市的农产品供应。在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方面,有关部门跟踪监测、每日一报,保障肉蛋菜等重点必需农产品的货源运输、调度和补充,避免重要农产品断货断供。在稳定蔬菜、肉品保供稳价方面,龙岗监管局推动蔬菜基地和种植大户加大采收力度,建立“农超对接”机制,引导本地蔬菜融入超市、市场的供应链,进一步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与此同时,强化屠宰场清洗消毒;做好产销对接,灵活调整、积极拓宽供应渠道,从江西、河源、清远等地调猪供深,保障肉品供应和价格稳定。
2月10日,龙岗局注册科严格落实窗口人员安全防护自查制度,引导办事群众与窗口工作人员保持1米安全距离,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许可注册业务平稳有序开展。
企业安心:保障顺利复工复产
为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龙岗监管局在企业复工审批、员工复工就餐等方面均有所作为。立足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深入一线、主动服务,为企业更好地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做到疫情防控和发展生产“两不误”。
对于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行为,龙岗监管局加大打击力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数量5329人次,检查农副产品市场1512家次、档口10727个次;餐饮服务商家4063家次,市场价格主体数2232家次,发放价格提醒告诫书1100余份;同时,严查各类涉及企业的乱收费行为的投诉举报,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减轻企业复工复产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龙岗监管局全面落实复工复产企业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等“不见面”服务,2月3日至今累计办理不见面审批业务11000余单,同时积极做好指引、导办、咨询工作,提高线上服务水平。
此外,面对企业复工复产的用餐需求,龙岗监管局增加对集体食堂、社会餐饮、商场超市的检查频次,12个监管所全部建立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微信群,采用“线上告知+线下指导”模式督促企业做好经营场所和员工防护工作,切实落实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