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派上大用场了!深圳老板连年亏损也坚持保留口罩生产线

晶报记者:罗俊杰/文、图
2020-03-11 15:04
摘要

邓美生透露说,深中海公司仍在继续增加多条口罩生产线,预计到下个月中旬可达到100多万只/天的产能,“没有口罩,企业就无法复工,所以我们要继续努力生产更多的口罩,以满足需求。”

“这证明了我的坚持是值得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等防疫物资需求量大增,深圳市坪山区一家企业不顾连续亏损,坚持保留下来的的口罩生产线派上了大用场:企业负责人邓美生当即决定,立刻不计成本全力生产口罩,支持防疫物资的市场供应。

▲邓美生向记者介绍他设计的防传染口罩

连年亏损也坚持要保留口罩生产线

“大众需要的就必须保留!”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AOK集团的董事长邓美生,一直对口罩情有独钟。在他的办公室可以看到,书柜和桌子上摆放着颜色不一的各式口罩。深中海医疗用品(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中海公司)是AOK集团的三家子公司之一,为深圳市坪山区一家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企业。

据悉,1988年,邓美生来到深圳坪山,筹备办厂。1992年起,他在当地开设了婴儿车生产厂。2011年,他又在当地开设口罩生产厂。说起为什么会开设生产口罩的工厂,邓美生告诉记者,那是因为在“非典”的时候,他的一位美国朋友建议他设计和生产一些专门供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佩戴的口罩。

“这种新型口罩,我们很快设计出来了,后来还拿到了中国国家专利。可是,并没有口罩厂愿意生产它。2011年开始,我们就自己生产。因为我们有模具厂,所以生产这个挺容易的。”说完,邓美生还向记者展示了由他设计的这种防传染口罩,只见口罩上有外接的呼吸袋和用于连接氧气瓶的导管接口,“佩戴这种口罩,可以减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呼吸困难,也可以避免传染给医护人员和家属”。

“我一直认为,口罩是能够救人救命的重要物资,救人的东西就有必要保留,而且相信迟早有一天社会会需要它,所以就坚持做这件事。之前我并没有预计到会遇到这次疫情,但是疫情到来时它们却派上用场了,这证明了我的坚持是值得的!”邓美生告诉记者,此前许多人建议他把这个连年亏损的口罩生产厂停了,但是他坚决不同意,坚持要求集团继续研发和生产。

可是,公司长期不赢利就很难持续下去,那AOK集团到底靠什么赚钱呢?“我们集团旗下有三个子公司,一个是生产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一个是生产模具;还有一个是生产婴儿车。”邓美生介绍说,口罩生产厂产生的亏损,主要靠生产婴儿车的子公司赚取的利润来填补,每年大概300-500万元。

“我祖籍湖南衡阳,194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年轻的时候做过空乘人员、销售等。”尽管已经74岁了,但是他仍然精力充沛,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温文尔雅。邓美生透露说,因为他出生那年,他父亲在飞虎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学修理和驾驶飞机,所以为他取了这个名字。说完,他指着办公室一幅挂着的装饰画说:“我父亲就是开这种飞机的。”从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很以自己的父亲为荣。

▲深中海员工在加紧生产口罩

“硬核措施”鼓励和吸引员工提前返工

记者在深中海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邓美生介绍说,在疫情发生之初,公司并非此番景象:腊月二十九(1月23日),深中海公司早已放假,厂区在一片静谧中等待新年的钟声。同一天,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就在此时,公司接到深圳市政府的复工指令。

“全市防疫工作需要你们,希望你们尽快开工,市区政府全力支持你们。”深圳市副市长黄敏带着坪山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表态。

当时,深中海公司的员工,有的在回老家过年的路上,有的已经回到家乡,厂里只剩下5名工人。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尽快复工?

为了鼓励和吸引公司员工提前返工和安心工作,邓美生决定采取一些“硬核措施”:普通员工发3倍工资、核心技术管理人员奖励1万元……同时,调集集团其他子公司的数百名员工,支援深中海的口罩生产。据悉,深中海公司原本只有78名员工,就是全部赶回来也法满足生产需求。

措施推出之后效果明显:除夕(1月24日),有63人返工;大年初一,有200多人返工。随后,公司紧急对接原料供应商、派人、派车,很快就将15吨熔喷布连夜从东莞拉回。接着,启动6台备用设备和引进坪山区里协调的3台设备,加上原来的1台,总共10台设备即时转动。大年初二,车间开始满负荷运转,机器24小时不停,车间的墙壁上挂着标语:“快点!祖国人民等着我们!”最终,深中海仅用1天时间实现口罩日产2.4万只,用2天时间实现防护面罩量产,用10天时间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等相继投入生产。

1月29日,深中海公司发布一则通告,除了强调工作纪律之外,还不忘为员工鼓劲:“感谢大家舍小家顾大家,放弃春节休假,投身到抗击疫情保障生产中来。这是一场必须获胜的战疫,我们要生产出更多的口罩,直到打赢这场战疫!胜利的背后有无数的无名英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奉献,我们自豪!”“希望我们团结一心,遵守纪律,积极肯干,早日获取胜利!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春节期间,他们提前返岗,加班加点工作,非常辛苦,我觉得应该予以奖励。”邓美生告诉记者,公司近期刚给春节期间加班的员工发放了抗疫奖金,共14万多元。奖励分为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和嘉奖4个档次,多的人能拿到3000元,少的人也有500元。

▲位于坪山区的深中海医疗用品(深圳)有限公司

不计成本全力生产口罩抗击疫情

近日,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法规经理胡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深圳市仅有深中海医疗用品(深圳)有限公司、英诺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宇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市腾他抗菌纺织品有限公司4家生产企业,持有有效的医用口罩产品注册证。其中,因为宇冠、腾他未涉足口罩生产,英诺利主要针对海外市场,所以仅深中海公司有在国内生产销售口罩的经验。

因此,当时深中海公司及时复工复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非常及时和关键。

“我们要按政府要求,全力以赴生产口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邓美生当即决定不计成本全力生产口罩,以支持防疫物资的市场供应。从除夕开始,深中海公司一直开足马力生产,并不断扩大产能。“预计在本周内,我们将新增2条生产线,到下个月中旬还将会再增加4条生产线。”

记者获悉,截至3月9日,深中海公司12条口罩生产线火力全开,430多名员工投入一线生产,每天可生产口罩20多万只、护目镜1000个、隔离衣1500件、防护服500件,已经累计生产口罩1100多万只。邓美生透露说,深中海公司仍在继续增加多条口罩生产线,预计到下个月中旬可达到100多万只/天的产能,“没有口罩,企业就无法复工,所以我们要继续努力生产更多的口罩,以满足需求”。

邓美生表示,希望政府和民众不要在疫情过后很快就把口罩给“遗忘”了。他呼吁,在冬季的时候,民众出入车站、高铁站和医院等公共场所时,尽量佩戴口罩,“冬季有流感等传染疾病,佩戴口罩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应该形成出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制度和文化”。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晶报记者:罗俊杰/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