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全方位“保姆”,推进商业零售企业复工

读特记者 贾婧媛
2020-03-11 14:07
摘要

近日,深圳市商业零售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这背后是深圳市商务局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商贸企业即商业零售企业,是指设有商品营业场所、柜台、网络店铺,不自产商品、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企业,关系着市民日常生活消费。近日,深圳市商业零售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这背后是深圳市商务局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据悉,自1月27日起,深圳市商务局建立了基本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每天对销量、价格和库存等进行统计监测,及时督促企业对波动较大的品种增加供应。该日报以海吉星农批市场、华润万家等9大连锁商超大型门店、钱大妈等社区生鲜店为样本,覆盖了粮食、蔬菜和猪肉等16类生活必需品。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8日,深圳粮食、食用油、奶制品和食盐库存分别能满足14天、15天、29天和34天的需求,各门店供应正常,无门店发生抢购、缺货等现象。截至3月6日,华润万家、沃尔玛等9大连锁商超全业态门店复业率达97%。

企业需要什么,就为企业筹措什么。为缓解防疫物资供应紧张,深圳市商务局成立了进口应急物资保障组,包机将深圳市跨境电商协会筹措的280万只口罩从南非运回。截至目前,深圳商务局已向重点商贸企业免费发放了34万余只口罩,并向基本生活必需品零售企业、配送企业发放了一批口罩、防护服、医用红外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控物资。这些口罩由物流公司免费配送上门,企业隔日就能收到,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企业缺员工,就为企业协调员工。疫情期间,餐饮企业受影响较大;而商超企业则用工需求增加。针对部分企业的“用工荒”问题,深圳市商贸局创造性地开展了“共享员工”模式,组织餐饮企业与商超对接,将因疫情没法开工的企业员工借用给另一个企业。该举措既帮助了餐饮企业员工临时就业,又缓解了商超企业用工短缺困难,解决了盒马鲜生和沃尔玛等企业的临时用工问题。

深圳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城市。2019年,深圳出口总额16708.95亿元,约于深圳当年GDP的62%。如何让中小外贸企业不出国门做交易,让深圳外贸不受太大影响?深圳市商务局打造了“云上外展”数字外展服务平台,帮助中小外贸企业通过网络方式参加外展,在平台上签署出口订单。据了解,这也是国内第一个该类型平台。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贾婧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