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父母在抗疫一线 这位教师当起了“临时家长”

读特记者 王宇 通讯员 唐小艳
2020-03-10 18:42
摘要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坚守一线,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帮忙照顾孩子学习生活的人就好了。这恐怕是大多数一线抗疫人员的心声。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林汝茵老师就是一名照顾医护家庭孩子的"临时家长"。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坚守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但家中的孩子始终牵挂着他们的心。"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帮忙照顾孩子学习生活的人就好了。"这恐怕是大多数一线抗疫人员的心声。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林汝茵老师就是一名照顾医护家庭孩子的"临时家长"。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林汝茵老师

学生父母在医院工作,她当起了"临时家长"

关同学是市一职校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均在罗湖人民医院工作。妈妈是分诊护士,爸爸是负责急诊工作的司机。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两人几乎都取消了休假,日夜轮班,工作十分繁重。与此同时,即将毕业的关同学也显得格外焦虑,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间,她除了要顺利完成学业,还需要统筹规划,理清专业方向,为志愿填报和参加实习做准备。

了解情况后,林汝茵第一时间联系了关同学的父母,细心询问学生在家情况。考虑到疫情期间不方便购物,她给关同学寄去了蔬菜食品,还有其他生活必需品。"林老师给我们寄来了一个‘菜园子’。"后来,关同学妈妈笑称:"老师担心孩子在家的时候吃饭不方便,寄来了食品和牛奶,还给家里的小弟弟送了拼图小玩具,真的非常细心。"

林汝茵坚持每天与关同学保持沟通,还帮助她制定学习规划,如日语学习计划、英语口语提升方案等。"老师每天都帮我进行在线纠音,辅导大学四级英语阅读,还语音讲解一些学习的技能。"关同学说。

由于即将面临的志愿填报,没有父母的建议和指导,关同学对专业的选择有些迷茫。林汝茵与其家长商量,评估了客观情况,并在与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报备后,对关同学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林汝茵(左)对关同学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林汝茵给关同学带去了《标准日语入门学习》和《情绪管理》两本书,鼓励她珍惜假期时间多阅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提升技能。关于志愿报考的问题,林汝茵对她进行了针对性辅导,与她一起讨论疫情下的新兴职业方向,建议她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明晰就业前景。

临走前,林汝茵还特意留下了一封《致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家长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关同学父母和其他一线人员的敬意。"我们在后方将全力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学习不受影响,让您无后顾之忧。"

▲林汝茵(右)给关同学带去了两本书

严格又亲切,是学生的大姐姐

在学校的林汝茵总给人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她的教学能力一流,课上严格,但课下又很亲切,和我们打成一片,就像我们的大姐姐一样。"关同学说。

线上教学期间,为了保证同学的学习进度,林汝茵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白天上网课、作业批改、在线辅导,开展线上主题微班会,到了晚上,还需要定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做单独辅导。这些都只是日常工作,为了丰富同学的居家生活,她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在线活动,如英语趣味配音、线上技能交换、歌曲演唱、绘画、朗诵、锻炼健身等。林汝茵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同学充分利用假期时间。

这次特殊时期的特别家访,让市一职校校长黄建行感触颇深。"林老师心系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情牵每一个学生,当起临时家长,彰显了教师职业的伟大,感人至深。疫情下的教育人,人人都是‘最美主播’,向全体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李慕瑶

(作者:读特记者 王宇 通讯员 唐小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