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有20来位外籍教师仍然留守深圳。疫情期间,这些外籍教师生活在他乡,坚守岗位,敬业工作,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其他教师一起,开启特殊的线上课堂。
“我们在深圳感到十分安全”
深外国际部中学部校长、来自美国的Jennifer Hager是20为留守深圳的外籍教师之一,她告诉记者,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国际部管理层很快意识到,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远程教学方案,才能保持停课期间教学的稳定可持续,随后教学管理团队迅速工作起来。虽然她和丈夫(同样是国际部的教师)可以选择离开,但决定继续留在深圳。Jennifer Hager认为,首先在深圳对他们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而且留在深圳离学校近,无论从时差还是各个方面,都更有利于工作,尤其是帮助那些暂时无法返回深圳的同事。
深外国际部中学部副校长、来自新西兰的Fritha Jameson是另一位留在深圳的外籍教师,她告诉记者,2003年非典时,她在上海德威国际学校工作,当时他也是在非典疫情结束前就回到学校。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他做了同样的决定回到中国——这里是第二个“家”。“和上次非典一样,我们坚信中国有能力应对这次疫情。”Fritha Jameson说。
同样留守深圳还有国际部体育竞技协调员Allan Moore,他表示,从疫情爆发以前到现在,他和家人一直在中国。“整个疫情期间,我们在深圳感到十分安全。”Allan Moore说,我们住在国际部的公寓,有周围社区的人时时关心,经常和我们联系,保障我们的安全。特别是学校里的领导、同事和工作人员,一直在关心我们,对此我们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和感动。
开启连接世界各地的线上课堂
一月底,当得知学校因为疫情要推迟开学的时候,深外国际部就立刻开始制定线上教学方案。Jennifer Hager介绍,首先是高层管理团队研究、讨论,考虑到学生和老师分散在世界各地,要确定最佳在线教学平台。第二步,立即了解所有老师和学生所在的时区,后来决定采用5天为一周的课表(中学部原来采用的是8天为一周的课表),临时的线上课表可以让师生在同一时间使用Zoom平台上网课。第三步,分别制定了面向老师和家长的《远程教学操作及行为指南》,发布了各个网课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考勤登记等程序。学校定期、提前向师生和家长发布每周课表和上课内容。
按照课表,学生在线上和同班同学一起上课,尽量模拟实体课堂互动。在中学,越是高年级,课程进度越是尽可能保持和线下教学计划同步。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根据年级特点学习新的内容,作业测评按时和同步完成,我们的调查反馈显示,学生的学习进度一直是动态前进的,这符合我们教学设计的预期和设想。
教学管理层在制定应对方案时反复思考,学校的目标很明确而且并不复杂,那就是学校的远程教学方案要符合教育规律。在特殊时期除了上网课,还要为学生、老师和家长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成长的线上教学环境,当然,这对我们也是新的探索,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为了做到这一点,自从开始远程教学以来,学校一直在做同步的家校问卷调查,倾听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和学生家长代表通过Zoom开会,家校问卷调查定期发出,每周编集和发布《教学周报(教师版)》和《教学周报(家长版)》,介绍远程教学最新调整,预告下周教学内容和重要通知。在中学部,所有年级定期举办年级学生会议、学部学生大会,结合线上德育课、心理健康课一起上。老师仍旧每周线上开会,每周教师培训搬到线上继续进行,所有教师会议,基本都通过Zoom平台,按照原来的日程继续开展,只不过是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Fritha Jameson告诉记者,根据经验,即便在同一个学校、年级、班级,学生和家长对于网课的参与和适应程度,一定程度上受到他们的所在时区、设备状况、网络稳定情况、居家学习环境等情况的影响。另外,家长对于采用的国际文凭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的探究性、概念性特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以及对学校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理解,也会影响他们对远程教学的接受与评价。总体来说,根据中学部最近一次学生网课出勤率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对网上教学的参与度和适应程度都是相当高的,这让他们感到很欣慰,网课已经进入第五周,一切都逐步规范和走上正轨。
见习编辑 朱恒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