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幸福@你!
2016-12-20 05:53

缘起:

“你幸福吗?”2012年央视的街头采访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含着社会大众对于所处时代的经济领域、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引发了无数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悟,同样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诠释。

众所周知,近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受互联网浪潮的影响,十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考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幸福元素和幸福感也在变化。虽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幸福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幸福的内核始终如一:幸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感觉。

十年里,有这样一家民营企业,为了记录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这十年间时代的变迁、人们幸福感的变迁,从2006年发起的一项大型艺术公益活动——花样年·发现幸福之旅,以艺术创作与交流的方式去完成关于“幸福”的课题,通过摄影、儿童绘画、音乐、雕塑、戏剧、美食、体验空间设计等多种形式,呈现过去十年公众对幸福的理解和探索。

它就是花样年。在这持续十年“发现幸福之旅”公益活动中,花样年以“源于生活的平凡体验,高于生活的艺术呈现”的独特角度,去发现平凡背后的幸福、感悟幸福背后的简单。

2006年,当第一届花样年幸福之旅活动执行人左力和他团队历时8个月、行经28个省、采访40个家庭,完成那段“发现幸福之旅“后,是这样定义幸福的:“幸福不是快乐得不得了,而是一种很踏实、很温暖的感受,它有时来源于几十年默默无闻的付出,有时来源于一瞬间的感悟。”

在谈到“为何发现幸福之旅将艺术作为每届活动的表现形式”时,活动发起人花样年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花样年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潘军说,通过不同的艺术角度让更多的人去体验发现幸福的经历,转换视角去看看人们是怎么发现和寻找幸福的,这其实也是在向人们传达一种积极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2016年,发现幸福之旅再次启程。这一次,花样年发现幸福之旅以一座用幸福定义的建筑——福·艺术馆的设计创意征集,开启未来十年发现幸福之旅的新征程。

花样年基金会上线页面(配合word)

或者一个互联网精神的符号——“@”,正好可以代表近年互联网浪潮对公众幸福的冲击和呈现,主办方花样年公益基金会表示,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艺术馆的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专业事件,一所以幸福命名的艺术馆期待更多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其中,人人皆可谈论和设计幸福,人人皆可为这个幸福命名的艺术馆贡献自己的创意和作品。第九届发现新幸福之旅正是以互联网征集大赛这种全民参与的方式,与设计师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们探讨: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艺术馆?什么是让你感到幸福的艺术馆?如何让幸福进入艺术馆? 深层次发掘每个人的渴望,从而将这些渴望倾注到艺术馆场所空间的设计中,让“我、幸福(感)、艺术馆”之间真正的休戚与共,融为一体。

一场幸福与艺术的创意邂逅

我们深知“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我们不是每天醒来就要奔跑的狮子、也不是每天醒来就是奔命的羚羊。幸福也许正是源于每个人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也源于一种角色扮演和价值体现。生活中的幸福很简单,有时候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那么对于你我而言,什么是幸福?

艺术千百年来用思考的美来理解世界、启发世界,如今我们叹息因为资源匮乏、教育缺失、场地有限等,人们接触艺术的机会不均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为我们自己创造艺术的享受——以及享受艺术的幸福。当幸福与艺术邂逅,将激发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由深圳市花样年公益基金会主办、城市复兴2050承办的“为幸福设计——福·艺术馆设计与创意征集大赛”精彩启程。该活动是花样年公益基金会第九届发现幸福之旅跨年度主题活动,将汇聚国内外跨界的大咖评委,以创意组和专业组“人人皆可谈论幸福”的低门槛参与形式,50个奖项共计20万奖金的设置,向每个追求生活品质的创想家们发出“为幸福设计的”征集令。

作为花样年于2006年发起的一项大型艺术公益活动,发现幸福之旅一直以来以艺术创作与交流的方式去完成关于“幸福”的课题,以此为社会文化公益事业奉献力量,迄今已举办8届,走过了10年的光景。10年里,发现幸福之旅持续探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以“源于生活的平凡体验,高于生活的艺术呈现”,通过摄影、儿童绘画、音乐、雕塑、戏剧、美食、体验空间设计等多种形式,记录过去十年公众对幸福的理解和探索。

此次,花样年集结持续十年的发现幸福之旅,希望与每个热爱生活、充满创想的朋友一起,以一座“向幸福致敬”的作品——福·艺术馆,开启花样年·发现幸福之旅未来十年幸福的新征程。

据悉,承载十年发现幸福之旅故事的福·艺术馆,是花样年公益基金会给大众创造走进艺术馆感受幸福和创意的更佳条件,藉由一座位于北京的老厂房的公开改造设计与创意大赛,深层次发掘每个人的渴望和每个公众对于幸福艺术馆的期盼,未来将其转化为艺术馆,从而将这些渴望和期盼倾注到艺术馆场所的建筑改造、空间设计和后期运营中,让大家能在“@幸福@艺术馆”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幸福,这些与我息息相关,最终成为承载社会大众幸福的艺术馆。

我们期待,这场幸福与艺术的创意碰撞中能迸发出灿烂的光芒,让工业遗产中老厂房焕发出别样幸福魅力。

一座以幸福为名的艺术馆

对社会普通大众而言,承载艺术和美的建筑形式,艺术馆的设计似乎高不可攀,离大众生活遥远。那么,一座以幸福命名的艺术馆,它将如何能承载起社会大众对幸福的憧憬和寄托?大众又如何能参与到艺术馆设计这种专业活动之中?

在互联网时代纵横的当下,互联网以其脱离社会阶层、打通地域限制、最大化平等参与的特质,成为将一座以幸福命名的艺术馆极佳的设计渠道。于是,“有一份幸福@你”,一场人人皆可参与设计幸福的互联网征集大赛应运而生。“为幸福设计——福·艺术馆设计与创意征集大赛”希望提供一个平台和渠道,引发大众对于幸福和艺术的广泛发声,让每个人有机会以艺术和设计的形式来探讨、记录、设计幸福,激发人们对于幸福和艺术的向往,同时也让艺术馆和艺术馆的设计不再高不可及,所有参与征集的创想和设计,将成为未来福·艺术馆的一部分,记录当时这个时代大众对幸福的理解和探索。

据了解,这座以幸福命名的艺术馆设计大赛,有趣的公益选题已吸引到了国内外跨界的专家大咖作为专家评审团队,包括建筑大师、院校领头人、艺术家、工业遗产专家、美术馆运营者、基金会负责人等在内的跨界知名专家组合。除了全国各地知名院校的院校专业评委,目前确定的特邀专业评委有EMBT建筑事务所合伙创始人、设计总监、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the Pritzker Prize)评委会成员Benedetta Tagliabue贝娜蒂塔·塔格里亚布,花样年中国集团助理总裁、花样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邓波,今日美术馆馆长、北京大学博士后、金典文化总裁高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时代建筑》等期刊编委李振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遗产及文化特征委员会主任刘克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协伟,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隋建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设计师、设计评论家苏丹,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中国区合伙人、瑞士工程师建筑师协会会员吴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庄惟敏。

业内人士指出,相信众多明星大咖们为“福·艺术馆”站台,将吸引到更为广泛的公众和设计师参与大赛,有望被打造成一座承载社会公众幸福的艺术馆。

评委

评委阵容

一次社会大众参与的公益征程

一座以幸福为名的艺术馆自然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公众的参与,为此大赛分为专业组和创意组,专业组主要针对建筑、室内等设计师人群,设计师需要基于目前园区情况和场地现状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设计,是艺术馆的空间改造设计之旅,是一次和工业遗产、艺术馆等命题近距离接触的设计体验,是一次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真题竞赛。创意组主要面向全体公众,不分年龄、职业、行业、地域和专业,可以采用文字、摄影、绘画、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来呈现,表达方式多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参与探讨的方式,是一场公众关于幸福和艺术馆创想的视觉嘉年华和思想交流。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大赛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与设计师以及更广泛的公众进行探讨: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艺术馆,什么是让人感到幸福的艺术馆,如何让幸福进入艺术馆。基于此,大赛从征集类别、评审流程、奖项设置等多个环节皆考虑到公众的广泛参与,让大赛真正成为一次以幸福命名的艺术馆创意征集活动、一场兼具公益性和实验性的公众探讨与参与、一席让工业遗产中老厂房焕发幸福与魅力的召唤。

同时,大赛的评审设置也十分创新,大赛评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评审在线上进行,由邀请的全国各地知名院校的院校专业评委和特邀专业评委组成专业评审团,以及由所有参与大众组成大众投票团,分别进行投票,最终按照一定比例,筛选出30组入围的专业组选手和20名入围的创意组选手获得入围奖。而终评在线下进行,由两个组别入围的前10名(组)到现场进行展示,和特邀专业评委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演讲,最终评出大奖,给参赛者充分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此外,为激发和鼓励公众参与热情,大赛还提供包括20万元现金在内的奖项设置,获奖最终方案有可能落地实现。除了奖金、证书、奖杯之外,获奖者还将享有福艺术馆开馆展及活动优先参与权、有机会获邀参观花样年相关项目等,还可优先作为志愿参与基金会组织的社区及希望小学志愿服务等。学生获奖者将有优先权获得花样年校园招聘、实习等绿色通道。丰厚的奖金和各项奖励,充分体验主办方对于此次大赛的重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探讨幸福和艺术的公益征程中。

本次大赛的作品征集时间是从即日起至2017年3月30日,2017年4月中旬开始评审,预计5月颁奖,也给参赛者预留了充分的时间。本次大赛初评全部采用线上评审的方式,主办方表示采用这样的评审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邀请全国各地的评委进行评审,保证了评审的广泛度和权威性。因此,参赛者可登录大赛官方竞赛和征集平台Akiact(akiact.com)报名并下载相关资料、提交作品。

【“为幸福设计”征集令】

◇ 创意组

公众的集体创想和视觉狂欢

征集对象:

面向所有公众

也许你是父母、老人,也许你是小孩;

也许你是编辑、作家,其他文字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旅行爱好者、新媒体从业者,也许你是美术编辑、平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程序员、教师、公务员;

也许你是学生、也许你已经工作,

也许你只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也许你是……

总之,这次幸福艺术馆征集大赛需要你,需要你的声音和表达,需要公众的探讨和参与

征集内容:

◇ 原创文章或者幸福艺术馆的意见或者解决方案(文章创作文体不限,800字以内,艺术馆的幸福故事、创想、感想、理想或者意见,对于艺术馆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 原创摄影作品(1-4张,与幸福和艺术馆相关的故事瞬间、建筑)

◇ 原创绘画(1-4张,与幸福艺术馆相关的图景、儿童图画、绘本、图文、漫画等)、

◇ 原创设计,最终以图片和影像方式呈现提交(1-4张,手绘、原创图片、影像,如工业产品设计分为艺术馆展陈、展览系统、展台展架等、互动装置等方面;如交互设计分为UI设计、艺术馆手机APP、VR观展、科技应用等方面;视传达设计分为产品包装、导视系统、公益广告等方面)

◇ 专业组

艺术馆的空间改造设计之旅

设计对象:位于北京东五环外侧的老厂房

设计目标:

在充分考虑花样年公益基金会社会公益理念上,通过对原有厂房的改造设计,将设计表现手法与幸福艺术馆完美结合,形成一座以幸福为核心理念和主题的艺术馆,对社会公众开放,让艺术馆成为公众体验幸福以及艺术的公益性、公共性场所,带动园区整体艺术交流的氛围升华。艺术馆落成后,一小部分用于展示花样年历年的公益活动和理念,其他大部分作为常设展馆和巡展场馆,定期不定期举办艺术性展览和交流活动。

设计要求:

◇ 充分考虑社会公益理念和为幸福设计的艺术馆主题;

◇ 遵循园区总体规划与功能定位,符合园区温暖幸福、富有亲和力与参与度的气质;

◇ 考虑经济适用性与设计艺术性相统一;

◇ 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性与可实施性;

◇ 保持厂房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原有保留建筑或构筑物做保护和改造设计;

◇ 考虑可组合、可移动、可变换的多维文化艺术空间和室内外互动的多层级体验空间;

◇ 考虑百人活动、小型展览展示、餐饮休息等配套区域、功能性后区用房等功能要求;

◇ 将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等进行统一考量,有条件下可考虑艺术馆专业范畴内的设计要求,例如灯光、水暖、展陈等;

◇ 充分考虑人(公众)在艺术馆中的活动轨迹、动线、交通组织,强调人(公众)作为空间主题的体验感以及主体性,强调艺术馆的公共空间性;

◇ 考虑单体建筑本身、现状厂房周边场地及绿化,应考虑建筑节能因素。

大赛征集平台及大赛H5文件:

Akiact竞赛平台

▲ Akiact竞赛平台     

设计竞赛H5

▲ 设计竞赛H5

更多设计竞赛动态请关注花样年公益官方微信、微博:

花样年公益微信-新

▲ 花样年公益官方微信     

花样年公益微博-新

▲ 花样年公益基金会官方微博

见习编辑 耿超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