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退斗志,“住建老兵”打响防疫复工“双线战役”攻坚战

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柳春畔 王广松 郑洁
2020-03-08 21:44
摘要

他们曾是军人,他们也是共产党员,疫情来袭,他们再次挺身而出,以“战士”身份冲到社区最前线……

他们曾是军人,他们也是共产党员,退役后来到罗湖区住房建设部门工作,打赢过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极端天气下抢险救灾等硬仗,“勇于担当,善打硬仗”是他们的名片。

疫情来袭,他们再次挺身而出,以“战士”身份冲到社区最前线,成为基层联防联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坚力量。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两难”变“两全”的攻坚战里,再次闪现他们坚毅的身影,这就是罗湖住建“战疫军团”的“精锐部队”——“老兵战队”。

守望相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疫

“我也来自疫情发生地,刚度过医学观察期,辖区老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就由我来做吧。”区住房建设局建管中心的退役“老兵”杨永科一到下沉的东门街道立新社区就主动请缨。 

春节前,杨水科回疫情发生地老家探望年迈的父母,返深后按要求严格居家医学观察14天。他时刻关注着全国疫情情况,特别关注市、区防疫政策和最新要求。医学观察结束后,刚好赶上区机关干部支援社区一线防疫。短短几天,他把立新社区的防疫工作掌握得非常清楚。立新社区共有14000多人、26个小区,其中疫情发生地籍住户424人,返深医学观察的有78人,已解除医学观察的60多人。

杨永科每天帮医学观察的疫情发生地老乡采购生活物资,他上门时总是会用亲切的家乡话询问老乡的身体状况,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他与网格员一起到无电梯小区扫楼,逐户排查。碰到居民的冷脸,他耐心解释做好工作,负责的网格申报率达到90%以上。累计排查住户信息400多户,指导居民申报“i 深圳”1500多人次,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100多份。立新社区站长张小英说:“杨永科每天到得最早,主动给医学观察的老乡买菜等生活必需品,给其他下沉干部以身示范起到了带头作用,是转业军人的典范,点赞!”

杨永科为医学观察群众送菜。

向施工企业发放防疫物品。

监督施工企业复工及安全生产情况。

摸清“疫”情,沉下心来搭起物业与居民沟通桥梁

“我们既要把防疫工作干好,同时也要考虑老百姓的感受,让他们放心、安心。”罗湖住建局下沉在桂园街道人民桥社区干部、退役军人刘刚说。

到岗后刘刚发现,这里的物业和小区居民关系有点“僵”。为摸清情况,在部队曾是“刘参谋”的他“侦察”了一圈:原来人民桥社区和平广场小区物业公司事先未与居民沟通顺畅,封闭了两个出口,部分居民需要从其他楼栋中绕行,出入极为不便,因而对物业公司意见很大;而因疫情期间小区物业一线人员返岗不足、防疫物资短缺,无法满足全天候管控小区,为减少人员及防疫物品的消耗,不得已才封闭出口。

问题症结找到了,刘刚马上会同物管公司当面与居民代表沟通,了解居民的想法和诉求,要求物业公司必须合理合法做好防疫措施。刘刚和人民桥派驻点的同事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调剂到100个口罩、两支体温枪、50个一次性手套,解决了物业公司防护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又协调物业从其他项目抽调5名人员增援,重新开放了4个出入口。

这些沟通和举措,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纷纷主动加入到群防群治行列中,有两位居民还为物业公司捐献了2支体温枪,积极配合并反馈掌握防治信息。这几天,完成下沉街道一线防疫任务的刘刚又马不停蹄开展调研,针对企业提出人才住房困难问题,研究解决方案,解企业之急,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

大“疫”来袭,排兵布阵打好社区物业防疫阻击战

住建局物业监管科负责人冯桂滨的战疫在除夕之夜就拉响了“警报”。他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随着疫情形势不断严峻,军人出身的他作为党员干部,敏锐地意识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立即着手“排兵布阵”:安排科里留守同事时刻关注疫情形势,及时将上级部门下发的指引等第一时间传达给物业服务企业,做好防控指导。年初三他取消休假从老家连夜开车提前返岗,联系第三方工作人员优化完善“罗湖区物业监管信息平台”,加班加点完善物业监管数据平台,紧急添加了“物资需求和疫情报备功能”以方便物业服务行业疫情反馈。

2月10日,冯桂滨随罗湖住建“百人军团”下沉到人民桥社区网格,带领8名同事配合社区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大家以网格为责任田,防控全覆盖。同时,他不忘物业监管主责,统筹指导监督全区物业服务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几乎是连轴转地站在防疫一线,及时收集物业服务企业困难需求,积极协调购买防护物资及消杀物资,送往物业服务项目工作人员手中。在公务车紧张的情况下,他一直开着自己私家车运送防疫物资。此外,他加强监管,促使所在网格某物业撤换项目经理,加大人员物资投入,优化管理服务流程;想方设法为物业企业排忧解难,既严管又关爱,得到了物业企业的理解和尊重;总结梳理物业服务行业的疫情防控先进经验,会同专家制作出全市首个图文并茂的高层楼宇、写字楼《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为办公场所安全复工复产提供保障。桩桩件件,体现了一名退役老兵、一名共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物业小区居民送上锦旗。

站成哨兵,筑起城中村“抗疫安全线”

一个雨篷、一张小桌, 3万多人的“城中村”社区20余个出入口只保留了莲塘村六巷路口唯一一个出入口,这里就是罗湖区住房建设局转业干部杨红军的值守点。“您好,请出示‘i深圳’申报登记的验证码”、“您好,请扫码申报登记”、“您好,请配合测量体温”……值守点嗓门最大的就是他了。

25年部队生涯,杨红军从一名普通战士磨炼成铮铮铁骨、作风过硬的军人。作为一名退役老兵,腰部在部队训练时受过伤,经常旧疾复发,天气变化都会引来不适疼痛。顶着旧疾复发的不适,他2月10日就加入了“住建百人军团”全力抗“疫”。下派第一天,他首先到物业、村委了解防控措施、物资落实情况,不打无准备之仗。他全勤蹲守,不管当天人流量多大,能测一个是一个;城中村老人家较多,他手把手指导他们注册,成功一个是一个;与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人员、民警、医务人员组成严密包围网,牢牢守住莲塘村外围。

杨红军是个闲不住的人。2月20日,白天坚守“防疫岗”之余,晚上又加班加点参加村内扫楼行动。莲塘村有408栋,住房户数8657套间,户籍人口1814人,流动人口19782人,排查登记任务艰巨,为尽快实现村民申报信息百分百,他听从社区指挥,挨家挨户督促和指导村民自主申报信息,几个小时的辛苦付出新增“深i您”自主申报111人。莲塘村里里外外都留下了这名退伍老兵的身影。现在,这位“老兵”又投身到保障房企业复工复产的战斗中,表示“不获全胜不收兵”。

为保障房项目送复工复产防疫物资。

见习编辑 康佳楠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柳春畔 王广松 郑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