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彤(左一)在龙嘉机场。(采访对象供图)
成千上万的中国女性,正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参加战“疫”。她们不仅包括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有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等疫情防控重要区域的女性志愿者们。
与旅客沟通、协助医护人员测温,带领旅客登上专门的大巴车前往酒店……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近日成为李裕彤经常前往的地方。
去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裕彤,是长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一名日语翻译。如今,身着防护服的她每天要面对很多旅客,向他们耐心解释政策:为了规避外来人员带来的感染隐患,乘机抵达的旅客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我要让旅客知道中国的防控举措是科学的。”她说。
连日来,中国多地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呈下降趋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各地防控要务。龙嘉机场作为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承担着重要的防控任务。除了机场的翻译工作,李裕彤还要对酒店内的旅客进行随访。
“有一对父母带着1岁多的小孩子。考虑到孩子太小,我们和社区商量让他们改为居家隔离了。”李裕彤说,“我们尽可能地让大家的生活更方便。”
晋欣(左)在地铁站为旅客测温(采访对象供图)
为助力缓解近期血液库存下降问题,35岁的晋欣近日到长春市中心血站义务献血。由于身体瘦弱不符合捐献最紧缺的血小板标准,她决定以400毫升最大数值捐献血液。
2月20日,晋欣和男友登记结婚,他们戴着口罩在婚姻登记处拍下了一张终生难忘的照片。没有蜜月假期旅行,婚后的第一天,晋欣按照单位安排,到地铁长春西站值勤岗位报到。
地铁,既是很多中国人上下班的必选交通工具,也是很多城市“内防扩散”的重要区域。维持进站秩序、安检、测量体温、指导乘客扫码进站……晋欣全程穿着防护服工作,回到家既感到身心俱疲,又感到充实。她感慨:“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难以想象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向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致敬。”
周茗在长春火车站维持测温秩序。(采访对象供图)
地面上,客运站、火车站等场所是“外防输入”的重要环节。周茗是吉林省检察院党员突击队队员之一,她被分到长春火车站,主要职责是对进出旅客进行疏导,引导他们检测体温。
第一天上岗,因为防护服不透气、衣服穿得厚,去卫生间不方便,她站了一上午都没喝水,交岗时已满头大汗,有些虚脱。晚上,同事问她身体怎么样,建议她第二天身体不舒服就别来了。第二天,她准时到岗。
周茗的弟弟在天津一家社区医院,从大年三十至今一直战斗在防疫一线。“我和弟弟也经常相互鼓励,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我们的努力很值得。”她说。
加入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以来,周茗主动与家人进行了隔离。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想她了,就通过视频和她连线互致问候。她说:“孩子知道我在一线,每天都关注疫情数据,还让我多注意。感觉孩子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2月22日,长春飘起了雪花。在长春火车站一个通道式会议室里,来自不同单位、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高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为周茗送上祝福。
周茗说:“这是我43岁的生日,在战‘疫’中度过太难忘了,这是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一个生日。”
她告诉记者,生日那天许下的愿望也是她今年的唯一愿望,“人心齐泰山移,愿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春天能很快到来”。
见习编辑 欧阳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