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税务“老兵”奋战基层防疫一线

读特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陈天乐 杨柳
2020-03-06 16:08
摘要

在深圳市大鹏税务局有这样一群税务人,在单位他们是年轻税官们的业务导师和成长领路人,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身先士卒,成为冲锋在前的税务“老兵”。

在深圳市大鹏税务局有这样一群税务人,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岁月历练,在单位是年轻税官们的业务导师和成长领路人,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身先士卒、积极报名,成为冲锋在前的税务“老兵”。

“以前我们办公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打着算盘、摹着复写纸、骑着自行车走山爬岭地去收税·……”每当他们说起以前的税收故事,艰苦的环境如何锻炼人的综合能力,总能吸引年轻税务人的无限向往。2月2日,大鹏税务局响应疫情防控征召令,动员局内各支部党员干部加入党员突击队,驰援基层社区防疫一线,补充力量,守牢“最后一公里”。号角吹响,党员们纷纷递交“请战书”,其中当属税务“老兵”们最踊跃,“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需要我们好好守护。”“老兵”们没有豪言壮语,回答却掷地有声。

“搬水马我可不输你们年轻人!”

朱伟亮今年57岁,已在税务系统耕耘了37个春秋,是大鹏税务局里工龄最长的老科长。在这次防疫攻坚中朱伟亮担任大鹏税务局党员突击队队长,下沉南澳办事处南隆社区斜下村参与一线防疫。到岗到位的第一天,朱伟亮就表明态度:要求组织把他当成年轻人一样分配工作任务。

斜下村是南澳的一个小型渔业码头,疫情发生前一派忙碌场景。疫情防控期间,这里的码头成了重点排查防控的区域,需要尽快围合管理工作,实现人员应检尽检。办事处调拨来了一批专用水马用作围挡,水马高达1.8米,非常沉重,年轻党员干部两人一队,搬运起来还会感到有点吃力。同组组员袁红超抬头却看到朱伟亮一个人搬着水马向前挪行,袁红超赶紧上前准备帮忙,“你快回去搬你的。”朱伟亮喊到,“别看我老了,搬水马我可不输你们年轻人!”袁红超看到朱伟亮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一颗接一颗滑落,可却始终没有停下来。

经过数小时忙碌,朱伟亮带领队员们完成了码头围合,紧接着又投入下一项防疫工作中。

“乡音乡话”成战疫“利器”

“爸、妈,你们做好防护,没事尽量少出门。”1月 26日(大年初二),大鹏税务局党员李惠波的大儿子便返回到龙岗街道工作,临行前一个劲儿地叮嘱父母注意防护。回到岗位后,大儿子成了龙岗区防疫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李惠波在防疫检查点值守

让人没想到的是满嘴答应儿子“不外出”的李惠波没过几天也报名参加大鹏税务局党员突击队,参与南澳办事处防疫工作中。

当有同事说:“你儿子已经奋战一线,你就没必要再去了。”李惠波回答到:“有大家才有小家,作为共产党员这时候更需要站出来!”李惠波是土生土长的南澳本地人,在选拔党员突击队填表时,他特别备注上自己会说本地话又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有了这两样“利器”,李惠波在入户排查和防疫检查点值守时,果真“无往不利”。李惠波操着流利的客家话和南澳话耐心地向居民群众解释防疫政策,宣传防疫知识,劝导大家“少外出、勤洗手、不聚会、不串门”。

“乡音乡话”是李惠波战疫的“利器”,更体现了一位老党员的忠诚担当与家乡情怀,深得居民的信赖与赞赏。

再苦再累不拖后腿

“吴哥,您先在这层歇一会儿吧。”望着有点儿气喘的税务“老兵”吴旭兴,同行的志愿者提醒他休息一下。“没事,没事,回家多吃两片钙片就行了”吴旭兴开着玩笑地回答,手扶着墙面借力继续往上爬。

吴旭兴从税已有30多年,随着年纪渐长,年轻时膝关节留下了旧伤,平时工作注意休养没有大碍,可奋战防疫一线,吴旭兴被安排到社区入户走访排查,城中村大多没有电梯,吴旭兴与组员们每日连轴转,每一栋楼一爬就是七八层,造成旧患反复发作。有组员建议吴旭兴换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可吴旭兴却说“慢是慢但能跟上工作节奏,特殊时期咱们不给组织添麻烦。”再苦再累,他也没有掉队,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越是在关键时刻,党员越是挺身而出;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检验出党员担当。税务“老兵”们有的两鬓上已花白,有的腿脚不再利索,但他们坚守防疫一线书写初心与使命,以夕阳光辉绘彩霞满天,用言语和行动感染着年轻党员。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陈天乐 杨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