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蛇口街道积极响应深圳市开展的 " 健康家园 · 无疫小区 " 创建活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参与到创建和守护 " 无疫小区 " 的 " 六大行动 " 中来,守护共同家园,建好基层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开展 " 党团突击 " 行动
成立街道党团员防疫应急突击队,把街道各部门、社区共 67 名党团员编入队伍,分设 3 个片区合计 13 个小组,挂点各社区开展 " 无疫小区 " 创建工作。突击队成立后,迅速下沉到社区一线,协助社区制定了《" 健康家园 · 无疫小区 " 创建工作措施实施表》,按 10 个行动,细分 28 项工作措施和完成情况要求,助力无疫小区创建。同时,与社区走访各小区物业,确保 " 无疫小区 " 创建文件和《创建工作措施实施表》及时送到各小区物业,并与小区物业主任沟通建设细节,确保无疫小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开展 " 战疫先锋 " 行动
社区党委通过 " 战役先锋 "app 带动党员、热心居民的积极性,争做战 " 疫 " 先锋,以 " 自组织 " 方式带动广大居民开展志愿服务。如深圳湾社区党委通过 " 战役先锋 " 在短短一天内就招募了 21 名志愿者,前往恒裕滨城、曦湾天馥等小区开展志愿者活动。志愿者们帮助小区搬运快递包裹、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核查居民注册 "i 深圳 " 情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的 " 铜墙铁壁 ",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开展 " 守望相助 " 行动
创建 " 无疫小区 " 的居民小区发动居民与邻为友、守望相助,营造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的和谐邻里关系。海滨社区的蓝漪花园和海韵嘉园业主响应号召,主动为小区防疫工作捐款,用于慰问物业保安、购置小区公共区域防疫物资。东角头社区半岛城邦的业主主动参与防疫物资捐赠,并捐款慰问一线物业员工。雷岭社区的招东小区、千叶苑主动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慰问活动,为困难住户送上口罩、消毒用品、牛奶、八宝粥等物资。
开展 " 清洁家园 " 行动
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四位一体,共同做好环境卫生整治。街道突击队邀请区疾控中心消毒消杀专家前往社区,为街道、社区、物业疫情防控人员现场进行示范指导。专家围绕消杀器具的操作方法、消毒液的具体配比、每次消杀的面积、喷洒的注意事项、每日的消杀次数等进行了详细指导。通过现场指导,强化了物业对消杀工作的规范化操作,使疫情的防控流程做到了然于心。培训结束后,各 " 无疫小区 " 均能够有效使用消杀液体持续开展消毒,每天均对公共区域开展 4 次消毒,每两个小时对电梯消毒,切实有效严控疫情。
开展 " 健康生活伴我行 " 行动
引导居民加强自我防护,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自觉做到不访友、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加强健康科普教育。渔二社区在南海玫瑰园三期居民群开展 " 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 和 " 健康生活伴我行 " 等线上活动;深圳湾、大铲等社区与理发店合作,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提供爱心理发;海昌社区海尚国际小区物业每日在公告栏更新疫情防控情况,并在业主群推广安心博士在线心理辅导、线上课程等服务平台。同时,针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与生活问题,海湾社区统筹临时党支部、居委会、志愿者等力量,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提供无接触上门服务,代购补给生活物资、倾倒生活垃圾;针对各小区门前快递乱象,各社区通过联系每日优鲜等企业,在每个小区入口安置了快递货架并按照楼栋做好分区管理。
开展 " 关心关爱国外返回人员 " 行动
引导小区居民科学认识疫情,理性善待从韩国、意大利等返回人员。为做好外籍居民返回小区安置工作,安排专车从机场把外籍人员送到家中,并为外籍居民提供市外办和卫健委印发的《温馨提示》和物业管理处《便民服务卡》。同时,安排社区疫情防控小组 " 三位一体 " 人员与外语翻译志愿者为外籍居民提供上门检疫服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有礼有节与外籍居民进行解释工作,保证每名外籍人员均自愿与物业公司签署《居家医学观察承诺书》或转往定点医学观察酒店居住。以小区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方便为外籍人员在居家医学观察时提供生活服务,并在门口张贴 "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 的《温馨提醒》。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