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工矿企业复工率达97.2% 无论是项目建设现场还是企业园区,都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肖颖/文 通讯员 邝国荣/图
2020-03-05 22:55
摘要

为更有力抗击疫情,光明区千方百计做好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和达产扩产工作,帮助相关企业解决物资、机器、资金、用工、用餐、办证等各方面困难

光明区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压力,保持做大“实体经济蓄水池”的战略定力,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果断按下了复工复产“加速键”,把生产一线当作战疫前线,在制定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同时,推出了“1+6+9”政策指引体系,“1”即出台企业复工复业总体工作方案;“6”即发布工厂企事业单位经营者及员工疫情防控告知书、复工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进一步做好企业及工厂复工复产防控工作等告知通知6份;“9”即发布关于建筑工地、餐饮企业、旅馆业、农贸市场、商贸流通企业、“三小场所”复工复业,以及企业员工管理、宿舍管理、快递行业管理等政策指引9项。主动为辖区各类企业纾解各种困难,接力打通复工复产“绿色通道”。2月底,深圳供电局的一份电量监控报告显示,光明在全市各区中复工率第一。

在光明区实地踏访中,记者注意到,无论是项目建设现场还是企业园区,都已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截至3月5晚记者发稿时,全区12707家工矿企业已复工12346家,复工率达97.2%;其中全区百强企业已全部复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科学城启动区、赣深高铁光明段工程、深圳地铁6号线(光明线)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复工,光明正在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有力有序推进经济加速“回血”。

送上“真金白银”助企业渡过难关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诸多企业措手不及,面临风险和危机。4日下午,在实地走访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科维达科技有限公司、亿和塑料电子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常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光明区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仅有专人上门监督、指导、帮助解决问题,还专程送上物资和资金,全方位帮助企业降低疫情影响,携手企业共渡难关。

“光明区的‘惠企15条’,对企业来讲就是送来真金白银,包括房租减免、水电减免、稳岗补贴、培训补贴以及社保缓交和各类金融政策等,目前能申报的我们都已经申报,已经明确有的优惠都有近60万元,还有一些在推进行中。”飞荣达股份副总经理王颖娜说,该企业在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上得到了光明区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其中,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减轻了很大负担。

据王颖娜介绍,飞荣达股份主营产品为导电导热材料以及通讯产品配件,同时产品也参与到医疗器械企业产业链相关环节。该企业当前在岗员工约3300人,预计3月中旬可达到满产。王颖娜所说的“惠企15条”,是指《深圳市光明区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里面包含的15条措施从企业的实际困难出发,在减免物业租金费用、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大力推动稳岗就业、加大对抗击疫情重点单位支持力度、放宽政企资金兑付时限要求、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优化对企业政务服务、设立防疫专项荣誉表彰等8个方面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2月3日,光明区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适度减免租金同舟共济共抗疫情的倡议书》,呼吁全区广大业主,疫情防控期间,适度减免租金。辖区企业纷纷响应,作为辖区第一家带头免租的商贸企业,红满庭红木文化小镇减免租金约65万元;宏发投资集团减去大仟里商户租金逾200万元;光明建发集团、万和制药有限公司、招商局智慧城、公明天虹、百佳华商场(公明店)等企业纷纷为经营主体及租户减轻负担,同舟共济,共抗疫情。目前区属国企共计减免租金3756.75万元,惠及企业、商铺等各类承租方608家。社区股份公司免租半个月,已有30余家社区股份公司拟减免企业租金5700余万元,涉及物业590多万平方米。私营业主也纷纷响应政府号召,盘古天地、伯尼等众创空间运营方,对入驻企业、团队和创客主动减租1-2个月,涉及租金约118万元。

据了解,为缓解疫情给人才及人才企业带来的压力,光明区人才办和中国银行光明支行启动“光明科学城人才银行”建设工作,推出支持疫情防控“人才贷”项目,及时回应区内人才及人才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缓解疫情给人才创新创业带来的资金方面的压力,为区内约400名高层次人才及部分人才企业提供专项贷款业务,总授信额度6亿元。与此同时,光明区鼓励辖区银行加大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续贷或展期。经协调,招商银行光明支行对战“疫”相关物资生产企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额度的医疗担保贷,对政府和医院集中采购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相关防疫物资的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的医疗采购贷。

送上防疫物资 解企业燃眉之急

总部位于光明区玉塘街道的飞荣达股份,员工众多,是口罩消耗“大户”,一度特别紧缺。光明区工信局不仅向他们赠送口罩等防疫物资,还联系各种渠道,帮助该企业购买到了近5万个口罩。

“临时第四党支部和区发改局给我们送来了医用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艾维达科技公司负责人朱鹏说。据悉,为了保证复工企业防疫物资供应,光明区相关部门积极拓展省内外、海内外采购渠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主动帮助复工复产企业搭建物资采购平台,协助企业购买口罩、测温仪等防疫物资。由区属国企多方采购口罩等防疫物资,平价销售给需要的复工企业,并根据物资储备情况,主动为有需要的企业配发口罩。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各类企业配发医用外科口罩约60万只(含市调拨10万只)、额温枪2450把。

为更有力抗击疫情,光明区千方百计做好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和达产扩产工作,帮助相关企业解决物资、机器、资金、用工、用餐、办证等各方面困难。新湖街道思科兴净化公司是一家生产N95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的企业,该企业的产品是疫情防控最为紧缺的物资,为尽快帮助该企业恢复生产,区里安排专人专车去省外接回公司技术骨干,并协调银行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办理460万元贷款,招募100余名机关党员临时支援企业生产,协调熔喷布等原料重点供应保障,由辖区街道食堂为企业员工送餐,确保了该企业提前复工快速达产,并扩大生产线,目前每天可向深圳市供应6万只口罩。

此外,光明区还对新投产或转产防疫应急物资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应急备案辅导,专人跟踪辅导25家次,注册指导抽验15家次,帮助企业获得应急备案批件3批次。对医疗器械经营等行政审批项目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快速审批。对辖区转产防护服的企业金麒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光明区专门协调市药检院和区疾控中心专家上门服务,讲解产品检验中的技术关键点,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厂房设计提供意见,帮助企业审核一次通过。目前该公司产品已投入防疫一线。

开通“返岗直通车”帮企业接回异地员工

为缓解因疫情引起的阶段性“用工荒”,早在2月初,光明区就推出劳动力优化配置9条措施,建立了空闲劳动力库、人力资源余缺调剂体系、用工需求动态对接平台、分类服务保障机制等4项机制。在光明区就业用工动态对接平台,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填报用工需求,区用工服务专员在线发布、全程一对一服务。求职者根据自身意向,在线填报就业意愿,平台在线匹配。光明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1日,已有506家企业发布35117个岗位需求,11318人次填报就业意愿,已促成4887人成功就业。

随着复工高峰期的逐步到来,为进一步纾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光明区人力资源局优化服务,向辖区企业方开通全新入口,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工作人员扫描以下二维码填报,即可享受贴心服务。

光明区就业用工动态对接平台让辖区诸多企业受益。据飞荣达股份高层透露,该企业目前在岗3300多名员工中,就包括了通过光明区就业用工动态对接平台招到的300多人。无独有偶,“光明区就业用工服务平台让我们公司有受益。从2月17号开始,面试34人,拟录用29人,入职10人,在职3人。光明用工服务平台每天给我们公司推送一些招工人员的信息,人力资源部对数据作出筛选,主要是针对普工的招聘,普工优先考虑初中学历,有制造业经验的员工。优先考虑已在深超过14天的员工。” 艾维达科技公司负责人朱鹏介绍说。

光明区推出的“点对点”务工返岗专车更是让企业赞誉有加。聚焦“员工返岗难”,光明区通过企业迅速统计员工返岗乘车需求,在劳务输出大省和对口帮扶地区利用返程二维码收集乘车需求,已向7省31市(县)发出“返岗直通车”101辆。亿和塑料负责人吴亮坦承,光明区“返岗直通车”已为该企业接回员工40人,另有27人正在搭乘“返岗直通车”返深途中。

见习编辑 邹远先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肖颖/文 通讯员 邝国荣/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