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博物馆变成超市?海战博物馆升级改造

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6-12-14 01:39
摘要

文物陈列能做到什么程度?文物资源不足拿什么来补?文物展示和现代艺术展览怎样结合?12月8日,升级改造后的东莞市海战博物馆开门迎客,以全新的展览方式刷新了观众对“文物展”的刻板印象,首批到场参观的文...

IMG_7045

文物陈列能做到什么程度?文物资源不足拿什么来补?文物展示和现代艺术展览怎样结合?12月8日,升级改造后的东莞市海战博物馆开门迎客,以全新的展览方式刷新了观众对“文物展”的刻板印象,首批到场参观的文博界专家、广东省各地博物馆馆长均竖起大拇指,给展览点赞。文博界呼吁了多年的“让木乃伊跳舞”,活化文物陈列,在海战博物馆得到了具体诠释。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东莞市海战博物馆张建雄馆长,听他讲述,十年磨一剑,打造“仓储式展览”的新理念。

IMG_7046

一件文物就是一座博物馆

1998年,海战博物馆以《鸦片战争海战陈列》正式开馆。展览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琳琅满目颇有应接不暇之感。记者在参观时注意到,不同于普通展览,展厅被布置成“信息带”的格式,一件文物,不仅有图文展板说明,更有背景知识带,更设有“知识驿站”辅之以平板电脑,观众可以随时获取海量信息。此外,展览还结合了现代科技,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鸦片战争时期风雨飘摇的国运。

学习历史出生的张建雄强调,“一件文物就是一座博物馆”的展示理念。他说:“展览能否吸引观众,关键在内容。很多展览都停留在‘为展文物而展文物’的表面上,仅仅对文物的最基本信息进行简单描述,而没有对文物进行再深入的研究了。”改造后的海战博物馆呈现的《鸦片战争》展览则不同,就文物本身而展开深入研究,挖掘文物的内部信息和外部相关联系,并充分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使文物知识点得到最大化的延展和深入,把文物信息讲全讲透。

“考虑到展览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物进行大篇幅的讲述,所以,展览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知识驿站为载体,通过平板电脑为媒介,将平板电脑植入展厅,与内容设计融为一体,建构鸦片战争知识体系。据统计,展览的文物知识点达到61处之多。”张建雄说。

IMG_7051

受超市启发创新“仓储式陈列”

“海战馆的文物级别或许不高。但我们有效利用每一件文物,来还原历史。我们是用文物来说历史,而不是陈列文物。”张建雄说。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了布置了满满当当的文物,从天花板到地面,无一处空间浪费。展品涵盖书画、瓷器、手枪、大炮、火药瓶等海战博物馆历时十年的征集,全面地呈现了鸦片战争时期的诸多故事及细节。

这样的展陈方式,即海战博物馆创新推出的“仓储式陈列”——将大量物品有序地采用专用展柜和支架集中摆放的陈列方式。“为了使保存在文物仓库的文物‘活’起来,向观众展示更多珍贵的文物,《鸦片战争》陈列展览借鉴超市仓储式的展示方式,尽量多的展示文物,实现文物展示数量最大化。”海战博物馆馆长张建雄说。

“当然,这种仓储式的展示手法,并不是单一的将大量文物进行简单的集中摆放,而是文物工作者花了大量心思,配合展柜、展示平台或者展示背景,将同一类的多件文物有机组合,进而实现‘有意义’的叙述。同时注意灯光布置、符号造型与氛围营造,增强文物摆放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保证观众可以拥有最好的观看效果。例如,在展示中英火炮对比时,通过对中英双方火炮的阵列式摆放,使得展示更有规模感、更具震撼力。仓储式的展示,不仅创新了展示手法,而且能进一步满足观众对文物展览的需求。”

请触摸,做有“有温度”的文物展

在参观古铁炮时,张馆长邀请记者抚摸感受。   “请触摸,感受它的温度与质感”,在《鸦片战争》展览中注意打破传统展馆“切勿触摸”的清规戒律,专门对部分文物“不设防”,观众可以亲手触摸文物,零距离了解文物,切身体会并感受文物的温度与质感。让“物与人”有更直接的交流,让观众有了亲身的体验。张建雄表示,他反对文物“过度保护”,“这些铁炮如果没有人的抚摸,很快就生锈了。并不是所有文物都要高高在上,有些文物让人亲近让人抚摸反而能更好的保护。”

与此同时,还特别在展厅与展厅之间的通道边设置了“体感游戏区”、“观众互动区”等,还设有“知识问答”、“观众留言”等设备,增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鼓励观众通过动手参与,使“请勿动手”变为亲手操作,激发互动体验的乐趣。另外,还专门为青少年儿童打造了“探索工坊”,让孩子们在参与手工DIY活动的过程中,穿越时间长河,走进尘封岁月,了解历史文化,感受民族精神,认识英雄壮举,汲取智慧和力量。

除了常设展《鸦片战争》,现在在海战博物馆展出的还有《清代外销扇精品展》,展出深圳藏家五壤斋收藏的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由广州制作出口的各类精品扇具80件套。象牙、玳瑁、掐丝珐琅、刺绣、堆绫等各式珍贵材料、独特工艺汇聚一堂,可谓珍品荟萃,蔚为大观,它们在述说艺术的同时,也展现了广东沿海一带在明清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辉煌。张建雄说,博物馆文物资源有限,广开渠道,与民间收藏合作,将会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康庄大道。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