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健康驿站”:“留观家庭”在这里过得怎样?

读特记者 梁睿
2020-03-05 10:05
摘要

“精”“专”“爱”的三字诀,贯穿着整个驿站的任何工作环节。

近日,随着复工复产加速,深圳面临大量外地人员返回的情况。为保障居民健康,缓解用人单位的健康管理压力,深圳设立了“健康驿站”,对重点疫区新近返深人员集中隔离和检测。“留观家庭”在这里过得怎么样?记者走访了龙城街道的健康驿站。

“健康驿站本来就是个暖心的名字,浸润着对留观人员的美好祝福。”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共同实现这美好的心愿,大家用“精”“专”“爱”的三字诀,扛起捍卫健康的使命。

3月4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龙城街道健康驿站时,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给隔离人员送午餐。据街道驻点工作人员介绍,餐食由指定的餐饮机构每天送来,再由工作人员到隔离人员房内。别看只是一个简单到送餐流程,但每次等到送完餐,工作人员才能开始吃午饭,为了保持随时待命状态,他们只能在空隙间轮流吃饭。有时候忙起来,午餐吃完已经差不多2-3点。晚上吃饭也是一样,有时候午夜有隔离人员来,又是一番忙碌,凌晨2-3点没得休息也很正常。该驿站专项工作组由街道、派出所、卫健部门组成的“三位一体”,统筹整个驻点运营团队的工作开展,并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分工协作。制定4项工作制度,即联勤联动制度、每日信息登记制度、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人员转接制度,确保应收尽收、快收全收、收好管好。

在驿站,记者看到提着行李前来的李先生一家,“接下来这些天要住的地方究竟是个怎样但地方?有些担忧。”但当李先生在大门口测完体温后,热情专业的工作人员快速为他办理了入住手续、讲解入住要注意相关事项后,走进房间的李先生吊着的心才落下来,“环境很好,里面的消毒水味,让人安心。”刚放下行礼不久,工作人员钟柳新就为他们送来了午餐。“刚刚在办理手续的时候,听到你们说还没吃午饭,先吃饭吧。” 在驿站里,餐饮服务由街道指定1-2家餐饮单位提供个性化点餐服务,并由龙城街道食品安全快检室每天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这里还会每天对每一位密接者送上一份慰问品,为老人和儿童提供特殊关爱,儿童有时候会收到玩具、图书等礼物。

据介绍,驿站由卫健部门联合龙岗区中医院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开展全员专业培训和全域卫生消杀,为入住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定时体温检测和健康知识宣传,全面扫除健康“雷区”。同时,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给留观人员发放《抗击新型肺炎安心手册》,每天通过“健康服务”微信群了解入住人员心理状态,对苗头性和倾向性人员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全面扫除心理“雷区”。

“看到这里有专业的人员和设备,还有社工的开导,我没有来之前的焦虑,放心了。”李先生告诉记者。

“精”“专”“爱”的三字诀,贯穿着整个驿站的任何工作环节,让“留观家庭”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又暖心。据悉,2月26日,健康驿站驻点工作人员钟柳新、叶伟龙、李帅就收到了一封特殊感谢信:“感谢‘健康驿站’小伙三日来的悉心照顾,有你们真好,谢谢!”这封感谢信来自一家刚刚办理离开“健康驿站”手续的“留观家庭”。他们的努力,留观人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工作人员在工作空隙间就餐。

钟柳新、叶伟龙、李帅三人负责留观家庭的24小时轮流驻守,“有时忙起来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钟柳新曾在中午吃饭时,累到坐下就睡着了;李帅曾连续工作二十几个小时,只睡了2个小时;叶伟龙也曾工作到凌晨三点还未休息。”他们用责任与担当,筑造了一道温暖的“防护墙”。然而,谈到这些辛苦付出,钟柳新腼腆地说:“这没什么,都是工作,就希望疫情快点结束,他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里,驿站再好都不如自己的家。”工作人员私下告诉记者,钟柳新夫妻两人都在一线抗战,孩子还不到两岁,为了家里人的身体健康,自从参与到健康驿站工作中,他就没有回过家,吃住都在这里。妻子因为要上高速值守、下社区排查,这段时间一个人在外面住,只有父母在家带着年幼的孩子。

“能够给他们(留观人员)带来安心和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工作价值。”钟柳新说完又开始忙碌起来。

(晶报供稿)

编辑 杨飘

(作者:读特记者 梁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