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区网格员杜小云:小组长大担当!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郑友晴 文/图
2020-03-04 12:09
摘要

在东莞市莞城街道下达社区防疫工作要求之前,罗沙社区居委会一马当先,率先投入工作,两日内完成对辖区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口的初次全面摸底,为后续摸排开展和严控疫情扩散奠定数据基础。1月27日,社区职工全员返岗,桃苑居民小组组长杜小云便是这繁忙人群的其中一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是一场人人参与、人人担责的全民战“疫”,基层防控更是防止疫情蔓延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疫情排查、监测、教育疏导、管理服务等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社区防护网络,联动人民群防群治,才能筑起基层防控的坚实堡垒。

在东莞市莞城街道下达社区防疫工作要求之前,罗沙社区居委会一马当先,率先投入工作,两日内完成对辖区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口的初次全面摸底,为后续摸排开展和严控疫情扩散奠定数据基础。1月27日,社区职工全员返岗,桃苑居民小组组长杜小云便是这繁忙人群的其中一员。

一人分饰多角冲锋上阵

根据莞城成立的社区+卫健局+公安分局的“3人小组”队伍模式,罗沙以社区网格划分为基础,共下置14个小组,由社区网格长牵头,与两方人员联合行动,共同排查,坚守基层防疫一线。

“我是桃苑居民小组2个网格的网格长,除了日常的小组工作,我还要对社区任务进行及时分配和后续跟踪,保证相应措施落实到位。”杜小云介绍说。

据统计,罗沙社区内共有居民2万多人,其中疫情发生地籍有2000多人,在数据筛选后分为未离莞、近期返莞和未回莞几大类别,由“3人小组”完成名单核实、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和生活保障等工作。

近一个月来,杜小云因为疫情增添了大量繁琐的工作,不少内容是第一次接触,“早期人口流动少,我们网格管理员主要工作是贴防疫宣传通知、电话寻访登记居民信息、安置隔离人口、与出租屋房东等签承诺书等,而后疫情加剧,辖区进行封闭管理,我们不仅要排置水马封路、每日巡查,随着大量返莞人口涌入,还要跟进每日动态数据,根据情况安排集中或居家隔离,保障居民生活安全。”她细细回顾每项工作,就像回顾这几十个兼程日夜。

杜小云负责的桃苑居民小组覆盖范围大、住户情况复杂,有重点排查居民约450人,仅民用住宅就超2000户,除人口排查量大,辖区巡查也并非易事。“我们小组只有七个人,除了要贴防疫宣传公告、给空房贴封条、排查疫区车牌,还要保证每户一周巡查3次以上,避免漏报晚报的情况。”除此之外,网格管理员还坚持着为低保户送温暖的爱心行动,一床棉被,一副口罩,便化作一抹冬日暖阳,照进清冷简陋的巷尾老房。勤勉的网格管理员身体力行,干劲冲天,关怀着群众,也感动着彼此。

杜小云说:“有时候早上成为环卫工,去清扫街道,下午又变身送货员,扛煤气罐上门,大家做着职责之外的事,却任劳任怨。”

自返岗以来,杜小云每日早出晚归,跑街串巷,身心素质得到了极大锻炼。“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我身为组长要及时解决,之前有一户由湖北返莞,因为离家近不愿意住在集中隔离点,我当即根据市文件精神向他们说明缘由,并指出‘身为一份子要对整个小区负责’,才得以说服。”虽是上阵“冲锋”头一次,杜小云也时时自省,颇有收获,“这次防疫经历于我虽繁重却也宝贵,提升着我的抗压能力和灵活度,让我对以后的日常工作和突发状况都更有信心”。杜小云用她的责任与爱,化重云为细雨,滋润着芸芸布衣和方圆赤地。

做居民身边的“万金油”

疫情的放大镜把无数平凡之辈推进人们的视野,一个个傲立的身影在检查点彻夜守候,一个个新鲜的果蔬承载着初春的生气,一句句和善的问候充溢着殷切的关怀,这群基层工作者们披着热血的铠甲,追赶时间,在隔离世界时,守护万家灯火。

杜小云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网格管理员,她会计专业出身,自2009年踏足社工行业,从事档案统计等文书工作,而后2016年竞岗桃苑小组长,随后兼任网格长的身份。多年社区工作的经验,让她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性格的居民打交道,必须学会收起脾气,用真诚和耐心面对群众,做好人民公仆”。

谈及工作日常,杜小云直言社区服务无所不包,“居民生活中或大或小的事情都由我们全权负责,比如哪户人家堵了卫生间、哪栋旧房外墙脱落、哪处邻居产生冲突,都是我们的职责范围”。作为居民身边的“万金油”,杜小云在这次防疫工作中同样完成了一件周折的'繁”事。“有一户人家从1992年开始搭棚养鸽子,非典、禽流感这些特殊时期也不肯挪走,给周边居民带来诸多烦恼,这次疫情期间我联动多方部门,终于成功说服他把鸽棚搬走了,实属不易。”这件事后,杜小云为一方群众卸下了心头大石,在社区邻里收获诸多感谢。

由于防护物资紧缺,罗沙社区的社工们早期仅戴着一层口罩就奔赴抗“疫”前线,社区党工委书记古俭把这种艰难而提心的防疫体验称为“超一线”。被问及是否心有余悸时,杜小云笑言:“其实工作再险再累都是我理应承担的,我和老公都整天在一线忙绿,更担心的是会把病毒带回家。”

杜小云有一个乖巧懂事的11岁女儿,不仅理解父母的繁忙工作,更尽己所能分担家务,给予他们最大支持。无数份渺小而充沛的力量化作前线“战士”们的浩然方勇,让他们直面疫情,毫无惧色,以凡心融大爱,携手奏响基层抗“疫”最强音。

编辑 周宏博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郑友晴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