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有一群一直身先士卒、任劳任怨的“铁娘子”坚守在龙华区疫情防控一线的队伍里,她们纷纷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奋战在一线,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与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半边天力量。
大浪: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道“墙”
黄碧香,是大浪街道浪口社区的专职党务工作者,泥头咀和新桥塘的片区负责人,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疫情防控中,她扎铁丝网、搬铁马,一天天下来,她的手已经是伤痕累累。在片区,后勤是她,一线抗疫人员更是她。从早8点就开始为片区测温点准备物资,一箱箱抗疫物资往她的小电驴上堆,送往片区各个测温点;深夜里,她自掏腰包为夜班执勤同事送去热乎乎的夜宵,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
“我出门时孩子还没有醒,回到家,他们已经睡了。”早出晚归连轴转已成了黄碧香的生活常态。
民治:不畏辛苦的3800次跑腿服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大爱之城”民治,“红马甲”义工及志愿者早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白石龙党群服务中心,有一群女同志组成了一只“红色娘子军”,截至日前已跑腿3800余次,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跑腿服务,我们可以的!" "送快递、丢垃圾我们都行!" "服务群众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请领导让我们去吧!" 看似短短的几句话,这却是她们不畏辛苦、不畏危险的请战书。
发服务信息、到卡点取件、提货跑腿、清理垃圾……“娘子军”们经常服务到很晚才下班。在疫情前面,她们选择了逆风前行,把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扛在身上,只为守护居民群众的平安健康。
龙华:以真心来温暖最需要帮助的她们
游美英是龙华街道松和社区妇联的一员。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每天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到辖区城中村、物管、酒店场所等处张贴防疫宣传海报,开展围合工作,了解返深人员情况并督促做好防疫措施等。
在日常走访城中村防控工作时,她接触到了一名患有精神障碍的孕妇。疫情之下,让很多人倍感焦虑,正在孕育生命的女性更是如此。为做好安抚工作,游美英不断与她沟通,耐心地了解该她的日常情况,并多次叮嘱家属一定要加强照顾,为该家庭赠送手套、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等。
“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心里非常踏实!”游美英说。
福城:社区的防疫路上由我来坚守
有种担当,叫亲力亲为,有种毅力,叫始终坚守。
张立媚,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的妇联副主席。从年初三返岗至今,她始终坚守在抗疫岗位上。
最初岗位布置,人手不足,张立媚一直坚持参与了25个岗点的布置,撑帐篷、张贴海报、指引牌、设置测温通道……每一个步骤,她都认真尽责做着。测温点人手不足,她二话不说,立马带上办公室的“大孩子们”前去支援,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物资缺了,帐篷坏了,宣传牌倒了,她会及时补给,及时沟通处理,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上得了一线,做得好保障工作。防疫路上的每一段路,都有她忙碌逆行默默付出的身影,和她亲力亲为的担当与始终坚守的毅力。
观澜:带上孩子一起参与抗疫“战争”
还有两个月就退休的廖玉茹是观澜街道广培社区的一名基础网格员,也是一名单亲妈妈。
在这个疫情期间,她对自己管理的网格547户人员进行摸查,尽职尽责,线上线下做的防疫宣传高达1000多次。年过半百的她除了晚上休息的时间以外,基本上就在卡点值守深夜。为安抚隔离人员情绪,她每天扛着十多斤重的生活用品走楼梯送到隔离人员家,帮助居家他们解决生活所需。
在抗疫“战争”打响开始,她和孩子义不容辞的参与进来,每天卡点值班8个小时,检测体温等。就这样,妈妈白天防疫宣传,儿子晚上值班卡点值勤,微信成为了母子二人仅有的沟通的桥梁。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家庭,以平凡人的点滴力量,汇聚起广大群众战胜疫情的磅礴正能量。
观湖:点滴温暖融化每个人的心
“疫情面前,人人有责,我很庆幸,能出一份力,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身为观湖街道润城社区综合组组长沈怡雅常说的一句话。主要负责物资统筹采购、发放、领取、等后勤工作的她,也是一名预备党员。在这场疫情面前,她坚持原则,不惧困难,物资分配细致,考虑问题全面,从点点滴滴的事情里,充分发挥了模范作用。
由于社区“三位一体”小组成员入户数较多,常错过饭点时间,于是,她便当起了“暖心厨师”,主动煮好水饺送到他们手中。这份关心和贴心,让忙碌在一线的同事们得到了最妥贴的宽慰和莫大的温暖。
在防疫的关键时刻,她们不只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更是一名社区的一线工作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只要有需要,就算逆流前行,这群“铁娘子”也会坚守防疫工作的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默默付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书写出疫情防控中最美丽的诗篇。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