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社区成为筑起生命防线的一道重要关卡。而位于核心地带的螺岭社区可谓东门街道防疫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社区。
从大年三十开始,该社区党委书记骆艺就身先士卒,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奔走于社区楼宇、商超、药房、餐饮小店和大街小巷,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做实做细 累计排查 23734 人次
螺岭社区流动人员多,小区封闭性差、物业管理分散。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接触率,第一时间摸清社区居民人员信息,询问了解近 14 日的居住史、旅行史、接触史,建立基础台账。
骆艺结合之前社区入户调查的工作经验,于 1 月 28 日率先推出社区信息登记二维码,通过 " 扫码登记 + 电话访问 + 上门核查 " 等方式开展信息排查工作。
同时,骆艺带着工作人员对社区 16 处物业管理处、433 栋楼房,施行 23 个网格分批包干,有针对性的安排工作力量,通过社区网格员、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了解近期返深人员返回日期、出行方式、同行人数、近期旅居地点、是否已申报 "i 深圳 "、工作单位、特殊情况是否有条件居家隔离等信息,累计排查 23734 人次,其中疫情发生地籍贯居民 2166 人。
为做好疫情防输入、防输出、防蔓延,骆艺第一时间走访联系社区物业单位和社区旧改项目单位华润置地城市更新(深圳)有限公司,对社区进行封闭式管理,每个小区及辖区 4 个主要出入口均设置体温测量点,按照每岗 2 人,每天 24 小时值班配备保安员,对出入人员及车辆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
同时,为了应对疫情高风险地区返深人流,骆艺及时制定疫情高风险地区返深人员应对处置应急方案,针对返深人群,人次密集和多夜间抵达的特点,根据社区实际,在疫情期间只开放 2 个卡口准许车辆进入社区,其他卡口 " 只出不进 ",同时进一步强化卡口防控责任,充实夜间卡口防控力量,严格做好测温、查验等工作。
为了向社区居民及时宣传防疫知识和相关政策,2 月 1 日,骆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自创防控疫情宣传音频,利用消防车在辖区内进行流动播放,穿梭在背街小巷,向居民及时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居民知晓度。
同时,在社区滚动刊播防控疫情公益宣传片、宣传画、宣传标语共计 7787 次、张贴派发疫情防控宣传画报及宣传单张共计 10152 份。
同时,骆艺与上级部门协调防控物资保障,事无巨细的落实帐篷供给、车辆安排、口罩发放、体温计调配等工作,为社区的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
经常,她要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日夜兼程的工作,2 月 5 日凌晨 3 点,骆艺接到街道指挥部紧急通知,要求螺岭社区立即核查星梦邮轮上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
接到通知后,骆艺立即回到社区,紧急通知社区 " 三位一体 " 工作人员,带队逐户上门排查落实,从凌晨 3 点到早上 7 点,最终排查出星梦游轮密切接触者 9 名,并按有关要求落实测温、登记和居家隔离相关工作。
迎难而上 带队实施核酸检测 133 人
2 月 7 日,螺岭社区京基东方颐园小区发现确诊病例 1 例、疑似病例 1 例;汉庭酒店发现确诊病例 1 例。
2 月 9 日,根据街道防疫指挥部的指示要求,骆艺率领社区工作人员,联合社康、民警、物业等力量,对对该京基东方颐园小区和汉庭酒店实行了医学观察管理。
期间,骆艺统筹成立舆论引导组,医疗保障(心理服务)组,清洁卫生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障组七个小组,纳管京基东方颐园小区 324 户,773 人,纳管汉庭酒店住户及工作人员共 40 人。
为缓解小区物业的压力,聘请了专业的保安公司,对接超市等供货商,负责东方颐园居家医学观察业户家中生活物品采购、配送工作。同时,带领 " 三位一体 " 工作小组,对小区住户进行核酸检测,直至 2 月 16 日 24 时解除医学观察,累计检测医学观察人员 133 人次。
当天,正值深圳寒潮降温,气温低至 7 ℃,骆艺贴心地安排工作人员煮好红糖姜茶送个奋战在一些的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自己没顾上喝一口。
居家医学观察解除后,社区居民通过微信群点赞、赠送锦旗等方式,纷纷对螺岭社区党委和骆艺表示赞许和感谢。
舍小家为大家 38 个日夜连续奋战
熟悉骆艺的人才知道,她从年三十至今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38 个工作日,24 小时随时待命,没有休息过一天。
为了全身心投入繁重的防疫工作,她将小孩委托父母照顾,1 月 27 日,孩子因洗澡摔倒受伤缝了 8 针,她心疼不已。
每次跟儿子视频聊天,儿子总在问," 妈妈,我很想你,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和奶奶?"
说到家庭,骆艺总是心怀愧疚,她说," 我也有家、有孩子、有父母,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社区书记,面对社区严峻的防疫工作形势,我一分钟都不敢松懈,我要为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